探針:Frost與Nixon高手過招(上) - 盧峯

探針:Frost與Nixon高手過招(上) - 盧峯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

張栢芝的「真情訪問」贏盡好評,為她復出打下良好基礎。阿嬌的「真情訪問」效果雖不及張栢芝,但至少可以冲淡反對她復出的聲音,至少讓她可以正式恢復幕前工作。
借「真情訪問」修補形象為自己平反並不是藝人的專利,黯然下台的政治人物也常常用上這一招。最著名的是尼克遜。他一九七四年因水門醜聞下台,往後蟄伏了幾年。直到一九七七年他接受英國名記者DavidFrost深度專訪,仔細談到任內所有問題包括水門醜聞。專訪播出後非常轟動,單在美國便有四千五百萬觀眾收看。尼克遜也在訪問後結束自我放逐,逐步回到公眾舞台。
SirDavidFrost專訪尼克遜這件事最近拍成了電影,據說劇情相當緊湊及有張力。我還沒有機會看這齣電影,真正的Frost專訪Nixon倒是看過。這段訪問雖然由始至終只是兩個人坐在一間書房對談,但雙方針鋒相對,準備充足,就像兩個武林高手比拼內功一般,看的人津津有味。
Frost訪問Nixon,最關鍵的課題自然是水門醜聞。Frost事前準備非常充份,如數家珍的數說尼克遜如何前言不對後語,如何教唆手下以「Idon'tremember」、「Ican'trecall」(我記不起)來對付大陪審團的提問。尼克遜可不是省油的燈,他強調當時相信助手無辜,故此把自己當成是助手的辯護律師,為他們度橋應付。尼克遜又說,證人只應說百分百肯定及記得的事,其他情況下該說記不起或不記得。
Frost當然不會放過他。接着便以大量的文字、對話紀錄說明尼克遜早知手下涉及不法行為,只是他一直包庇他們。多番追問後,尼克遜始終不肯正面回應是否包庇下屬犯罪,反而引述英國名首相格蘭斯頓(WilliamGladstone)的名句「ThefirstrequirementforaPrimeMinisterisagoodbutcher」(首相的基本條件是像屠夫那樣乾淨利落的「斬人」),說自己心太軟,不是個「goodbutcher」。
當然,Frost最想問,觀眾最想聽的是尼克遜會否就水門醜聞認罪,會否承認妨礙司法公正。
這一回尼克遜反客為主,問Frost心目中想他說甚麼。Frost猶疑了一、兩秒,把手上的筆記放下,跟尼克遜說沒有想到他會這樣問,但他認為Nixon該說三點:
(一)我在水門醜聞中不僅犯了錯(mistakes),更是犯了罪(wrongdoings)。
(二)我的確濫用了總統權力。
(三)水門醜聞令美國人民陷於長達兩年的困擾紛爭,我該因此向國民道歉!
尼克遜會怎樣回答這個難題呢?星期六在〈探針〉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