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該繼續關注澳門 - 吳志森

香港應該繼續關注澳門 - 吳志森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星期日,十多位泛民議員聯袂到澳門「闖關」,拒絕同行的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呼籲議員冷靜,不要做出激烈行動,以免影響港澳關係。澳門是個旅遊城市,到澳門觀光消費演講交流,何激烈之有?比較澳門當局連日拒絕港人入境,自絕於外,把自己變成孤島,那種做法更為極端?那種作為更威脅澳門的繁榮安定?不說自明,稍為理性的人都早已知道答案。

考驗何厚鏵政治智慧

泛民「闖關」能否成功,考驗曾蔭權的牙力。香港曾特首在北京與澳門何特首面對面表示關切,何特首說「聽到了。」聽到了會如何回應,才能體現何特首所言:「不會做不利港澳兩地正常和有益交往的事情。」澳門保安當局星期日會如何「接待」泛民議員,固然矚目,三月十二日,一位本地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身兼公民黨秘書長的陳家洛應邀到澳門出席學術研討會,勢弱孤單,沒有記者簇擁,沒有電視鏡頭,屆時會容許陳家洛入境,還是像去年年底一樣拒諸門外,也考驗着何厚鏵的管治能力和政治智慧。
有人認為,香港澳門同屬「一國兩制」,但卻分屬兩個司法管轄區,有不同的政治和法律制度,香港是香港,澳門是澳門,澳門二十三條立法,香港民主派又到澳門遊行聲援,又開研討會甚麼的,分明是赤裸裸的干預澳門的「內政」,人家不把你掃出門才怪。
這種說法,連表面道理都不能成立。港澳一衣帶水,唇齒相依,澳門官員貪污,通過香港滙款洗錢,也由香港廉署揭發,這算干預了澳門的內政嗎?可見兩地關係之密切,不是兩個法管轄區就可以互不相干。澳門二十三條,表面上管不了香港,但港澳市民來往頻繁,不知那天到澳門旅遊交流開會研討,會做錯講錯甚麼,動輒得咎,踩中地雷誤陷法網。
況且,澳門二十三條立法,人們都心知肚明,是對香港示範。澳門二十三條幾乎在鴉雀無聲下通過,如果繼續毫無異議,順利執法,輪到香港立法,港人就沒有任何抗議抵制的藉口。

今天澳門是明日香港

澳門建制勢力龐大,反對力量微小得產生不了甚麼作用,只能作為陪襯,媒體早就全部歸邊,批評的聲音全遭封殺,無法產生任何制衡。香港的電台電視,澳門都可以聽到看到,「烽煙」節目,有不少澳門聽眾來電訴心聲吐苦水,可見香港媒體,是他們發表意見的重要渠道。一部毫無制衡的政權機器,會變得胡來硬闖無法無天,如果沒有叫停攔截,只會惡行連連變本加厲。香港對澳門二十三條的關注,對當局拒絕港人入境的荒謬措施提出抗議,成為了澳門政府的煞車系統,阻止車毀人亡的悲劇繼續發生,不能說不是做了一件好事
香港澳門,唇亡齒寒,我們應該繼續關注澳門。今天澳門,明日香港,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