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股價插水至33元,中環一片愁雲慘霧,苦不堪言。政界與官場毫無疑問是重災區,不但人人有滙豐,部份人更是瞓身「揸重貨」。滙豐早前要求供股已令他們有怨氣,昨日股價大插水,身家即時再縮水,心情自然欠佳。有官場中人提醒政界中人,目前除了費神研究「供抑或唔供?」更要留意滙豐大插水對香港社會及經濟究竟做成了多大衝擊!
叫財爺謀定應急方案
有官場中人分析,一班滙豐小股東要花積蓄供股,自然會對零售市道有影響;因為持有滙豐股票的人,通常是收入較高及較穩定的中產或者有閒錢的人,他們往往是經濟市道欠佳下,最能支撐零售市道的動力。
假若他們要花錢為滙豐供股,難免影響其消費力;現時滙豐股價也插水,令他們身家縮完再縮。看看自己投資戶口中,平白不見了三成甚至更多的錢,試問那些滙豐股東,又怎會再有心情消費?所以該政府中人擔心金融海嘯對消費市道的打擊,遠較他們估計的來得更重、更快。這一方面,政府真的防不勝防。
有政界中人也對目前情況憂心忡忡,指滙豐最新股價距離供股價的28元只有數元水位;萬一滙豐再跌,令供股集資失敗,那對香港經濟信心造成的打擊、對香港金融業造成的衝擊可謂「非同小可」,認為鬍鬚曾作為財神爺應當盡快想出應急方案;萬一滙豐真的集資失敗,政府也能預早謀定對策,以免港人信心受衝擊。
不過,單仁聽聞當局尚未悲觀至認為滙豐無法成功集資,尤其滙豐始終是私人企業,政府可以出手做的事情不是太多。但從滙豐今次「出事」,可見環球經濟惡劣情況絕對是港人估計以外,現時各政黨要求鬍鬚曾立即為預算案「加碼」,相信機會微乎其微,因為政府中人表明,當局必須預留子彈看清金融海嘯巨浪如何大,那些行業受災最重,到年中出手救災。未知泛民會否體諒當局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