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統計局將於今日公佈消費物價指數(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指數(PPI),市場普遍預期均會錄得負增長,引發對通縮的擔憂,以及增加人民銀行減息壓力。
人行副行長易綱上周六已表明,減息仍存在空間,但空間不大。
另一人行副行長蘇寧亦表示,當前中國貨幣政策調控空間仍然充裕,當中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還有很大下調空間,減息亦有空間,但正在縮小;央行會根據市場變化,選擇包括公開市場操作、準備金率調整,利率調等多種手段,更好地落實寬鬆貨幣政策。
首季CPI料跌1%
經濟師早已看淡內地2月經濟數據。中國國家信息中心最新報告預期,今年首季中國宏觀經濟面臨較大下滑壓力,國內生產總值將低速增長6.5%左右,進出口大幅下滑的態勢難止。雖然今年初少數產品的價格出現了上漲,但價格總體水平呈現繼續下降的走勢,今年上半年消費價格漲幅將繼續呈現下降的走勢。
報告預計今年首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將同比下降1%,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將下跌5%。
報告還稱,由於主要貿易夥伴國經濟衰退加劇,新興經濟體系增長也出現急速下滑,預計中國進出口將繼續較大幅度下降,第一季度出口將為2784億美元,同比下降9%,進口則為1984億美元,同比大幅下跌25%。由於進口降幅高於出口,第一季度「衰退性貿易順差」將達到800億美元左右。
衰退加劇 進出口續挫
儘管內地積極增加固定投資,報告指出,社會自發性投資增速將明顯下降,今年一季度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速可能下降到17%左右,全社會投資增速可能會下降到16%左右。
報告表示,隨着國家刺激經濟措施效果的逐步顯現,工業品庫存的逐步調整,工業生產恐慌性下跌勢頭將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將增長7%左右,與歷史同期比較處於相對低位。
價格回落將導致消費名義增長明顯放緩,初步預計第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3%,因物價保持微降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保持相對穩定。
內地首季經濟數據部份預測
CPI 預測變幅:-1%
PPI 預測變幅:-5%
出口 預測變幅:-9%
進口 預測變幅:-25%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