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公司提供分段或轉乘車費優惠,部份透過八達通收費器提供折扣。根據運輸署資料,每年巴士「扣錯錢」個案竟超過三千宗,令乘客損失;另外有乘客不滿巴士公司只向以現金支付車資的乘客提供優惠,並不公平。有學者指出,多收車資個案頻生,反映車費系統尚未完備,巴士公司應多投放資源改善系統,方能讓乘客真正受惠。
個案一
新巴車長忘記調校車資
讀者梁小姐乘搭新巴796C線,此路線往來南昌站至將軍澳站,全程收費7.9元,新巴提供分段收費優惠,由南昌站往將軍澳方向,在太子道東之前中途站下車,落車前再拍卡即可獲3.3元回贈,車費只需4.6元。惟梁小姐發現,她在長沙灣上車,在亞皆老街(太子道東之前中途站)下車,落車前再拍卡,不但未獲回贈,反而再被扣7.9元全程車費,結果多付11.2元。
她表示,拍卡前已向車長示意下一站落車,不料收費仍然出錯,「我同個車長講,點知個車長話扣錯咗都冇辦法改,叫我自己打電話同公司講,我對新巴個收費系統好冇信心。」
新巴回覆,事件乃車長未有正確調校八達通收費器所致,已訓示車長留意,確保乘客享車費優惠,該公司已聯絡梁小姐安排退款。
新巴表示,過去一年,每百萬人次交易中有3.7宗多扣車資個案,但拒絕提供確實數字。(記者按該公司去年公佈平均每日乘客量約51萬人次推算,全年錯扣個案估計超過600宗。)至於「扣錯錢」成因,該公司解釋其中八成都是因為車長未有正確調校八達通收費器,其餘為乘客使用不當或個別機件未能如常運作。
運輸署則透露,去年九巴、新巴、城巴及龍運共發現3600宗多扣車資個案,前年則有3400宗;綜合兩年計算,平均每百萬人次交易中,便有2.9宗多扣的個案。該署會透過巴士公司定期提交的多扣車資報告,監察其收費系統運作。
新巴職工會理事長鍾松輝指出,目前收費系統依靠人手,需按掣輸入行車路線與方向,部份車長被安排駕駛多條行駛路線,一不留神便可能忘記調校,引致收費出錯。他認為,除非更換整套系統,否則要徹底解決問題並不容易。
個案編號:0130024
個案二
八達通付款無分段優惠
讀者梁先生早前於清晨乘搭往來長亨至紅磡鐵路站的N241通宵巴士線,全程車費14元,中途設有分段收費,以美孚站為分界,分段車費只需7.9元。
他反映,此路線落車時才付款,他在深水埗登車時車長給他一張分段券,以便識別下車時只需付分段車資,他在佐敦站下車時始發現,必須以現金付車費才可享有分段優惠,若以八達通付費則必須繳付全程車資。
梁先生沒攜帶足夠零錢,惟有以八達通拍卡,結果多付近一倍車資,他不滿地說:「𠵱家大部份市民都用八達通卡,點解一定要畀現金先至有優惠,希望巴士公司改善吓個系統。」
九巴解釋,由於車長難以分辨乘客登車的地點,故需安排憑分段券來識別收費,乘客上車時向車長索取分段券,下車時以現金連同分段券一併繳付,方可獲得分段車費優惠。九巴續稱,通宵巴士線以現金連同分段券繳費已實行多年,已在巴士站的路線資料牌與巴士錢箱張貼通告,告知乘客有關安排。
檔案編號:0218063
學者的話:用衞星導航減少出錯
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鄭利明認為,巴士公司將「扣錯錢」責任歸咎車長並不公平。他表示,目前收費系統依靠人手調校提供優惠,經常出現錯誤,反映了系統本身監察功能不足。他認為巴士公司可考慮設立中央網絡系統,配合衞星導航系統確定巴士所在地點,透過由中央預先輸入的程式向乘客提供優惠,「就好似超級市場咁,每樣貨品都係由中央預先輸入價錢,唔係由個收銀員提供優惠,扣錯錢嘅機會自然會少啲。」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tnext.com/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tnext.com/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