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中國農業銀行發表報告,從目前情況估計,2月份信貸投放可能在8000億至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不過,當前的票據市場利率已遠低於金融機構的平均付息率,故經濟學者指,若銀行借出新增貸款中,票據所佔比例越高,將增加銀行的息差壓力。
票據比重少 無礙息差
中行(3988)行長李禮輝承認指,內地新增貸款中,票據佔比例多一點會對息差有壓力,但中行是同行中所佔比例偏低,只有兩至三成,故影響較微。
農行的報告指,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表示,今年全部金融機構貸款投放要達到5萬億元,故相信票據仍佔不少比重。
對於居高不下的票據融資,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表示,其高速增長原因是多方面的。對商業銀行而言,發展票據融資,也是防範風險的手段之一,因為票據融資通常都是有保證金的,而且有的項目的保證金高達百分之百;對企業而言,特別是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票據融資而得到相應的資金支持。他坦承,其中的確有套利行為的存在,但他相信,隨着利率定價的合理化,套利行為將會逐步減少。
另外,金融海嘯捲走不少金融巨人如花旗的資產。中國銀行昨日指,儘管去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惟去年該行海外機構資產規模仍有41%增長。該行去年新設八家海外機構,是近10年中行海外機構增加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