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世界:解釋經濟困境天馬行空 - 柯翰默

美國與世界:解釋經濟困境天馬行空 - 柯翰默

柯翰默Charles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

每位總統都這麼做,但很少有如奧巴馬般,以公然欺瞞伎倆推出激進的經濟改革計劃,其手法之流暢,幾乎無人注意到破綻。
奧巴馬對國會演說的邏輯如下:
他堅稱:「我們的經濟不是一夕之間陷入衰退。」這一切其實在房貸危機前就已開始。我們那裏做錯了?我們是償還以往在三大領域的罪孽:能源、健保和教育,像是進口過多石油,而沒有尋開發新的能源(比方說潛藏於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或外大陸礁層的油氣?),沒有改革健保,而且容忍太多壞學校。
「報應之日」已經到了,而且因為「惟有我們了解到自己如何陷入這般困境,我們才能順利脫困,」奧巴馬以他深具遠見的計劃,包括適用於全民、高度國有化的健保體系,能源總量管制,與以普及大學為目標的重大聯邦教育政策,給我們帶來救贖。
真了不起。就解釋我們當前的經濟困境而言,這根本是天馬行空。就解決失業率驟增、財富大幅損失、全球經濟衰退日益惡化等問題而言,這也許是史上強加諸於美國人民最離譜的答非所問。
我們的經濟逼近蕭條,核心因素在於信貸泡沫、房市崩跌,以及整個銀行體系失敗。理由信手拈來一堆:華府(和貪婪)把房利美和房貸美推向短視近利的次貸、貪腐的債券評級機構、新奇債務工具規範不足、格林斯潘時期美國聯儲局的寬鬆貨幣政策、不負責任的銀行家推出高度可疑的抵押貸款(然後以貸款工具包裹脫手)、貪婪的換屋者、不誠實的購屋者。
這份清單好長,但金融體系崩解的原因,並不包括我們缺乏全民健保,更別提電腦化病歷,或一個足以毀滅產業的碳課稅總量管制,還是大學畢業生數量不足。事實上,我們甚至可以反過來說,正是因為那些過度教育、身穿名牌的MBA蠢蛋人數激增,發明比以往更複雜而不透明的數學模型和債務工具,導致我們陷入信貸災難。
儘管我們的金融機構仍處於水深火熱,但奧巴馬仍在演說與預算中表明,總統任期內基本上將致力於革新健保、教育和能源。距離他當選已有四個月,他宣誓就職也已六周,但奧巴馬仍未公佈銀行危機的因應計劃。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不會希望平白浪費一個嚴重的危機」,白宮幕僚長伊曼紐說:「這場危機提供了契機,讓我們可以做過去做不到的一些事。」
我們現在終於知道是那些事了。市場近來急劇下跌,不僅反映出缺乏任何可行的銀行拯救計劃,同時也反映出一種懷疑心態,奧巴馬是否把持續的金融危機當成創造特定心理狀況的有用工具(危機感已經瀕臨為恐慌而恐慌的邊界),藉以頒佈其「破天荒」的論述,將醫療健保、教育和能源聯邦化及/或社會化,將政府推向後工業社會的制高點。
這是精明的政治學,雖然聰明,但根本上不誠實。健保、教育和能源雖然有其價值與份量,但卻非金融崩潰的原因,更非其解藥。謊稱這些既是原因也是解藥,不過是一位野心勃勃總統用來頒佈我們有生之年僅見、最激進社會改革論述的修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