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toFace:<br>小孩不囧

FacetoFace:
小孩不囧

「囧」讀音炯,原意解作「明亮」之意,台灣網民將此字人樣化,用來表達無奈可憐的表情,香港傳媒卻硬要把一個「囧」字拉到胡杏兒身上,幸而眼前兩位《囧男孩》男主角一點也不囧,鬼馬調皮多歡笑,更率真地高呼:「我們不想長大。」

記者:蒙為亮
攝影:黃子偉

潘親御(右)

11歲,讀小五,身材雖較同年紀小朋友瘦小,但他是個功夫小子。他聰明,導演要求的表情他統統做到,甚至發明許多富趣味的台詞,在《囧男孩》裏飾演騙子二號。

李冠毅(左)

14歲,讀國二,真人沒電影裏的嬰兒肥,俊秀臉龐吸引國中小女生,有次在新竹簽名會碰上颱風,仍有十多名小美眉不畏風雨守候戲院一睹其風采,索取他的MSN賬號,在《囧男孩》裏飾演騙子一號。

李烈

1977年投入電影及電視界,演出電影包括《小城故事》、《美麗與哀愁》及《海灘的一天》等,曾獲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度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女演員獎;2000年退居幕後擔任製片,《囧男孩》為其第一部監製作品。

李烈=李 李冠毅=騙子一號 潘親御=騙子二號 記者=記

監製才是大騙子

雖屬台灣本土製作,但看《囧男孩》卻有種莫名親切感,不是盲目對號入座,以下例子你我都可能經歷過,如一,你有試過對着風扇大叫玩變聲嗎?二,偷神枱生果時,你會不會心虛拜兩拜?三,你有試過牧童笛不離手,但依然吹得很爛嗎?全中?那你和我都曾經是囧囧小朋友了。

■李烈要照顧兩個百厭星,笑言老了10年。

李:他們真的不囧,在片場裏玩上十多小時也不累,我想他們是超人,噢,不是,他們不是超人,超人是會幫人的,他們只會不斷的搞笑,對吧?

一號:我最喜歡搞笑,尤其是引二號笑。

二號:他經常作弄我,只怪自己長得不高又年紀小,我覺得我好可憐。

李:你少來這套,你明明就是功夫小子,你懂虎拳和洪拳,我見過一次你們吵架,你不停的打一號,當初我是在武術班中選你的,你忘記了嗎?

二號:哈哈,騙不倒你啦。

一號:別以為自己真的是騙子,你是個經常拿着熊公仔的男孩。

記:除搞笑和拍電影外,你們有甚麼興趣?
一號:打籃球、玩電玩,NDS和Wii我們都玩。

二號:我就是溫習,不打電玩,多看圖書……
李:別裝啦,你的戲很爛呀。

二號:如果我的戲演得很爛,那為甚麼你要選我拍戲?

李:貪你愛搗蛋,你看你呀,做訪問跟拍電影都不正經。

記:不聽話的話,你身為電影監製,會怎樣對付他們?

李:我安靜的求他們:「菲林很貴,大家都累啦,你忍心看着其他工作人員等你們嗎?拍完早回家休息吧。」

一號:到最後,我們才知道菲林其實不是太貴,我說,監製才是大騙子。

■他倆非常投契,在路上拾起兩片樹葉,就可以玩個不亦樂乎。

笑足15分鐘

直呼全名最親切,比甚麼花名尊稱來得更直接,名字越是多修飾,越是變成用不着的味精,《囧男孩》有句對白:「我好喜歡林艾莉。」既簡單又直率,兩小無猜的初戀就是這樣的,請珍惜世上每個還會叫你全名的人。

■在洗手間扮小解,嚷着要攝影師拍照。

記:你們有拍拖嗎?

一號:我媽媽在旁,你叫我怎樣說?二號可能會有吧。

二號:我沒有,我以學業為重,現在要讀書不要拍拖,否則媽媽會傷心的。

李:我看你都是喜歡男的吧,整天拿着洋娃娃,一副娘娘腔的樣子。

二號:才不是,這是姊姊送我的禮物,我答應過她帶小熊到香港旅行嘛。

李:我還以為是女Fans的禮物,你們拍《囧男孩》,回學校有沒有同學跟你們拿簽名或拍照?

一號:不可帶手機回學校,所以拍照是不可能的,不過真的有一些學妹跟我要簽名,哈哈。

二號:你面紅?一號大色鬼!一號大色鬼!哈哈!有次行街,有個陌生人對我說:「你不就是《囧男孩》的騙子二號?」我只是笑笑而已,我不太喜歡別人叫我二號,我覺得自己的全名比較動聽。

記:你們最難忘是那一幕戲?

李:要我說,二號最難忘的一定是滑水天梯一幕,他不知怎的哭得很厲害。

二號:我怕,那麼高滑下來,心好像快跳出來一樣,超恐怖。

一號:我比較浪漫點,就是在二號家用風扇吹起羽毛一幕,很美麗呀。

李:美麗東西要付出代價,為了那一幕,全團隊有三分二工作人員病倒了。

一號:我記得!因為超熱呀,那幕拍下雨天,全身濕濕的滿是汗,很髒……

李:說髒,還記得街頭賣藝一幕嗎?你兩個看到垃圾桶旁有架Babycar,竟一個坐在上面,哭着裝可憐喊:「給我錢,我弟弟是智障的……嗚嗚……」

二號:對呀!這幕我們不停的笑,笑了15分鐘,肚子快痛死,超搞笑。

■二號令人摸不着頭腦,竟帶熊公仔接受訪問,李烈笑他可能喜歡男的,全場大笑。

不想再短10年命

小時候,作文一定寫過一篇《我的夢想》,夢想,可以是做拯救人命的消防員,可以是環遊世界的旅行家,可以做到可以做不到,不過電影中的兩位囧男孩,他們的夢想令人難以想像──要玩滑水梯一百次、要進入異次元空間──荒謬吧,你小時候發夢要做太空人,又何曾不荒謬過?

■一條薯條兩份食,這是純真的友情,別想得太多。

李:夢想是前進的Energy,沒有夢想的人是死的,《囧男孩》其實不是拍給小朋友看的,我想成年人看完會反思:「我們的夢想在那裏?」能夠給觀眾帶來反思才是電影,多留意多學習,夢想就會變近,你們倆也要有夢想呀。

一號:夢想我早有啦,我要跟我的偶像一起打NBA。

二號:你的偶像是誰?MichaelJordan?

一號:不是,是小牛隊的奴域斯基,他的三分球好準,所以我每天都打籃球,希望有一天可以跟他比賽。

二號:那怪不得你不念書,天天打球啦。

李:那你呢二號?你有偶像嗎?還是你的熊公仔?

二號:都不是,是李小龍,他很厲害,而且比我強。

李:哈哈,廢話,李小龍當然比你強啦,你要學他嗎?

二號:不要,只是看已經很好啦。

一號: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我們好幸福有爸媽疼我們,媽看完電影後哭了,說我辛苦了,而且緊緊的抱着我。

二號:我都非常幸福,每天爸爸都會給我50元抽扭蛋,超開心的。

記:《囧男孩》有想過拍續集嗎?

李:一定會拍。不過我現在籌備一部愛情商業片,題材都是很單純的,不過不會拍小孩電影啦,我不想再短10年命。

至囧場口

被老師罰,兩人無面見人,用紙袋蒙頭。

騙子一號和二號經常說謊又愛惡搞同學,被老師罰站不能上堂。

沒錢,難以實現一遊八里水上樂園的夢想,惟有拾膠樽賺錢。

二號生於雜貨舖之家,以為雞蛋內有小雞,每天用小電筒照個不停。

後記

看完《囧男孩》,我哭了,沒有台式經典催淚對白,簡單情節就能直搗眼皮,淚就下了,尤其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一號,因欠缺母愛,終日照顧神經失常的爸爸,只好把自己的頭鑽進爸爸的手,不斷鑽不斷鑽,為的就是渴求比其他小孩欠缺的家庭溫暖。《囧男孩》在台灣收了三千五百萬新台幣票房,可見簡單直接的感動才最得人心,奉勸眼淺的你帶多幾包紙巾入場。

送《囧男孩》戲票

《囧男孩》主角是惡搞王騙子一號(李冠毅飾)和騙子二號(潘親御飾),兩人表面輕鬆鬼馬,背後訴盡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子女的苦澀悲凉;宣傳標語為「長大不等於說再見,慢一點,讓童年的勇氣追上你!」務求令一眾成年人反思夢想真諦。
現回答以下問題,寫上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碼頭四個字連同回郵信封,寄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8號,信封面註明「索取《囧男孩》戲票」,即有機會得到戲票兩張(名額十位)。先到先得,如有任何爭議,電影公司擁有最終決定權,《蘋果日報》概不負責。

記者:蒙為亮

問:《囧男孩》監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