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全發育 自然分娩風險大

未完全發育 自然分娩風險大

【本報訊】14歲的媽媽,產前產後也要面對重重困難。她們早產的風險較成年孕婦高,嬰兒出生後,患罕見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少女媽媽還要面臨是否有能力養育嬰兒這痛苦的抉擇,承受莫大壓力。社工建議為人母親,應清楚考慮家庭經濟、婚姻關係,並想清楚究竟有多大決心,才作出決定。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指,根據外國文獻,未成年孕婦有較多性伴侶,患上陰道炎或性病的風險較高,影響胎兒,加上她們身體未完全發育,盆骨較小,容易出現頭盆骨不對稱,自然分娩風險較大,多需要剖腹產子;早產的風險亦較成年孕婦高10至20%。

胎兒易患罕見病

他補充,法例規定懷孕超過24周不能進行終止懷孕手術,但未成年女性傾向隱瞞懷孕,就診時懷孕周數往往超過法例上限,部份人尋求非法途徑終止懷孕,結果出現胎盤滯留、瘀血積聚、盆腔發炎、膿瘡等嚴重後遺症,嚴重的可能會傷及輸卵管,甚至整個子宮,增添日後懷孕的困難。
婦產科專科醫生余卓文指,在公立醫院工作時,曾遇過14、15歲的懷孕個案,胎兒較易流產,出生後較「輕磅」及瘦弱,患上罕見疾病的風險亦增加。
母親的抉擇尖沙嘴支援中心主任陳慕貞表示,不論任何年齡,孕婦面對最大的困難是有沒有決心照顧孩子。
此外,少女孕婦應清楚了解嬰兒出世後,能否得到家人的支援、如何處理婚姻關係,及經濟能力等問題。

要為撫養權作決定

華員會社會工作主任職系分會主席梁建雄表示,大部份少女懷孕的個案,社工都會建議媽媽放棄撫養嬰兒。他指曾有個案,母親在嬰兒出生三年後仍舉棋不定,嬰兒一直由社署協助撫養。他表示,有關決定越快作出越好,以免孩子懂性後,心理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