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近喉嚨處忽然腫脹,不少人會誤以為是俗稱「痰火核」的淋巴結熱氣發作,只要喝杯凉茶或是葛菜水就會痊癒,卻忽略了可能是患上鼻咽癌的徵兆,因為醫學研究顯示,六成鼻咽癌患者會出現頸部腫脹症狀,反而出現流鼻血或鼻塞等不適只佔少數,故對頸部無故出現的腫塊切勿掉以輕心。
鼻咽癌俗稱「廣東癌」,患者以廣東人為主,且大部份為男性,除了是廣東人因為遺傳關係容易患上此病外,又與廣東沿海漁民自幼進食含EBV病毒的鹹魚有很大關係。儘管鼻咽癌並不罕見,但大部份人對它的病徵並不熟悉,想當然以為鼻咽癌首先於鼻咽發病,但鼻咽癌跟其他癌症不同,它可於早期階段已迅速擴散至頸部淋巴,令下顎對下、貼近頸動脈及靜脈之間的頸部位置腫脹。
患者耳鳴聽覺減弱
醫學研究顯示,約六成鼻咽癌患者會出現頸部腫脹,約四成則有中耳積液問題;相反,出現流鼻血及鼻塞症狀的患者只有約一成。此外,由於鼻咽癌引發的頸部腫脹硬塊會影響聽力,故部份患者會出現耳鳴,甚至覺得聽覺突然減弱,像耳內多了一層膜或有耳垢阻礙聽覺。
故此,當發現頸部突然腫脹、出現腫塊或聽覺有問題,應盡快求醫治理,因第一期的鼻咽癌治癒率高達八成以上,較晚期才發現的患者便需要較複雜療程。倘若醫生懷疑患者的頸部腫脹由鼻咽癌引致,可透過鼻鏡替患者進行檢查,或會替患者抽取細胞樣本化驗以確診鼻咽癌,又會利用各種造影檢查,以確定鼻咽癌有否擴散到淋巴及身體各部份,從而制訂療程。
撰文: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
隔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