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歐化藥業供應醫院管理局的藥物有41種之多,不少公立醫院病人擔心所服藥物的安全性,註冊藥劑師指,難以從藥物表面分辨是否含菌,但呼籲病人切勿胡亂停藥,以免引致更嚴重的併發症,若有疑問應向醫生查詢。
寧看私家醫生
年屆90歲的杜伯伯患痛風症,需定期到廣華醫院覆診及服藥,雖然他服的藥丸並非別嘌醇100mg,為安全起見決定立即停服,「(停藥後)有事寧願貴啲睇私家醫生先。」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總監崔俊明指,病人因擔心毛霉菌而自行停藥或轉藥,可能出現更危險的併發症。以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為例,患者一旦停藥,或會出現血糖或血壓過高,危及性命,他亦不建議病人自行轉藥,「食藥真係要夾,尤其係糖尿病,每個病人對藥物嘅藥效同副作用都唔同,轉咗又要重新適應。」
崔俊明續稱,單從藥物外表難以分辨是否含菌,假如藥物已變色、出現「一點點」,甚至碎裂,便反映藥物可能已存放一段時間,未必適合服食。但他指,一般人的免疫力足以殺死毛霉菌,病人毋須擔心。
醫學會前會長蔡堅表示,大部份私家醫生均沒有使用歐化藥業生產的藥物,暫時沒有證據顯示其他藥物受污染,呼籲市民若有懷疑或擔心受影響,可直接向醫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