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驚蟄,上午風雲幻變,時陰時晴,騎着單車沿錦田河畔沿河路朝大帽山踏去,一面欣賞美得沒話說花開燦爛無限木棉,並白色、粉色、艷色洋紫荊、簕杜鵑、三月紅杜鵑;託前段日子異常溫暖與亁旱都被逼出每一朵可能開出襯托新界目前仍可見到(將來未知,看「城虧會」如何造化)天大地大空間。
將單車掉在河邊,挨着欄杆細細觀賞一番。伴騎單車死黨嘆息:香港如果可以有系統地種植花與樹,光是賞花也可成為來港旅遊道理,一來美化環境,二來不用以億億聲買些人造樂園製造假象夢天堂。
去京都,寺院當然是重要硬件,然而綠蔭連綿,樟、松、竹、柏、櫻、楓造成的氣氛,還有四時不同花與葉都是日本國內及海外來朝旅人心頭願。杭州何嘗沒有相同條件?就是廣州,在綠化方面使錢絕對比我們少,效果肯定比我們大很多。當然我相信本城負責部門做了工作,香港漫山遍野,就是灣仔、中環鬧市中間能種出花、草、樹,方寸地都見到培育。我也相信有關部門聘請專業LandscapeArchitects亦即過去平實稱謂:Gardener,園丁,園藝專家。
不要小看「園丁」,歐洲皇宮大宅講究名實俱全建築師之餘,能力如魔術的園藝專家不可或缺,都是被尊重的專才。他們種樹並不如我們一下樟一下榕一下尤加利……一大片一大片地種,像上海、杭州的楓丹白露;像廣州的木棉與榕;樹,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氣味與靈魂。隨季節轉替盛放的花朵讓生活再重擔的市民都因見花微笑。一個好園丁潤滑一個城市猶如財政司,或者更高一個層次,他們的作業讓我們無牽掛地愉快。多希望香港用一些空地,一些河流,一些水渠,沿水遍植以百計木棉伴洋紫荊;香港市花,南中國特色,又或者數百計鳳凰木待花開初夏大片炎櫻;來到那天,你去香港幹甚麼?「去香港看花!」多光榮。驚蟄下午雷雨大作應氣節,木棉花落了一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