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高級醫生任職廿年,決定自立門戶,卻涉嫌於離職前,指示文員擅自登入電腦系統,記錄病人資料,然後致函病人自己將轉為私人執業。部份病人接獲宣傳信後,不滿有關醫生侵犯私隱兼拉生意,向院方投訴。該醫生被控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及不誠實取用電腦兩項罪名,昨於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記者:楊家樂
現年46歲的被告陳德明,被控身為公職人員,於07年1月先後親身及要求伊利沙伯醫院一名女文員擅自登入院方的病人預約系統,並記下病人資料作私人用途。
向病人寄開業通知
被告於案發時為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高級醫生,任職近20年,07年3月離職於九龍開設診所,又於多間私家醫院應診,現時於中環滙晉專科醫療中心執業。
控方庭外透露,被告涉嫌取用病人地址及電話等資料,寄出開業通知函,圖與潛在顧客打好關係。廉政公署曾作出調查,發現不涉及貪污,遂轉交油尖區重案組跟進。
案件暫時毋須答辯,押後至本年4月2日作審前覆核,待辯方詳閱控方文件,被告准以現金5,000元保釋候訊。
根據早前報道,被告涉嫌擅取逾2,000名病人地址,而信件內容提及他希望締造一個更適合病人的環境,提供直接而有效的病情診斷,提高治療成效,更於信末指出「歡迎各朋友撥冗蒞臨指教」。
醫院管理局事後回應指,公立醫院蒐集病人個人資料,只可作臨床治療用途,醫生不能向病人作個人宣傳。伊利沙伯醫院則曾告誡被告,並向投訴的病人致歉。
陳德明於88年取得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97年成為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曾替多份報章撰寫有關腫瘤科的文章。
案件編號:KCCC12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