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署當實習生的經驗 - 蕭化

在房署當實習生的經驗 - 蕭化

蕭化 自由撰稿人

某年暑假,在房屋署當了兩個月暑期實習生,月入五千元。好慶幸得到這麼一個實習機會──面試的時候,房屋署的建築師對我說,那年暑假,我可以協助建築師製圖。好雀躍,以為可以學到很多。
上班第一天,我被安排坐在一個甚至沒有電腦的座位。負責指導我的建築師抓破腦袋,希望給我一點甚麼工作。他終於想到了,遞給我一叠厚厚的標書,叫我好好看。二百多頁,我用一天時間好好看了。第二天好雀躍地上班,以為建築師會與我討論標書的內容。他沒有上班,我又將標書看了一遍。第三天,他沒有上班,我又將標書看了一遍。
後來他終於上班了,但我們始終沒有討論標書──他叫我嘗試設計一棟公共屋邨的colourscheme。餘下的暑假我都沒有再獲派甚麼特別的工作。每天從上午八時半至下午五時半,我呆在房屋署進行本來可以在家裏進行的另一種學習─讀小說。
財政預算案建議撥款一億四千萬元,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實習津貼,本地實習生月入最少四千元,前往內地的實習生月入則最少三千元。財政司長曾俊華「提醒」大學生不要對薪酬斤斤計較,又聲嘶力竭地呼籲大學生即使沒有工資也要珍惜實習機會。曾司長的教誨,簡直教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不過真想問曾司長,既然即使沒有工資大學生也要珍惜實習機會,為甚麼政府要每月補貼學生二千大元?
大學生不肯去實習,主因往往並非待遇不好,而是因為實習職位未能令他們一展所長,應用課堂學到的知識,吸取新經驗。大學畢業生實習計劃為期半年至一年,僱主明知肯接受四千元月薪的大學生多屬「騎牛搵馬」,又怎會真的用心培訓他們?僱主真的有可能將大學生當作廉價勞工,指派他們進行所謂例行公事,像影印文件、傳真、寄信等。雖然參加計劃的機構需要列明如何培訓實習大學生,但如果連像房屋署的政府部門都將一個好好的實習職位搞得不倫不類,我們又怎能期望培訓資源欠奉的中小企提供優質的實習機會?
有關大學生因為工資低而不去實習的指控,實在非常不公平。如果一個實習機會真的可以讓大學生得到寶貴的工作經驗,我相信香港的學生一定不會介意工資低,甚至沒有工資。曾司長對待大學生總是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但撫心自問,曾司長你決定推出這個大學畢業生實習計劃,是真心為大學生好,還是不過為了粉飾數據,以免失業率持續上升,教政府被指控無能?真的好想仿效勇敢的栢芝說一句,貓哭老鼠假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