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我看着滙控高層宣佈業績直播,希望由其對答看看管理層的質素。今次大笨象也受海嘯冲擊,要靠供股集資,顯示傷勢不輕。
集資方式明智
上市公司一般有3種方法籌集資金:一是保留以往的盈利;二是借貸;三是發行新股。以今次供股的規模,根本無可能以借貸完成,而今次正是資本不足才要供股。
很多人以為銀行很富有,其實內裏的金錢絕大部份都是存戶的資產,是銀行欠存戶的。資產減去負債才是資本,今次滙豐的問題就是核心資本不足,原因是資產值因金融海嘯而大幅下降。如果不增加核心資本,會滿足不了監管的要求。
供股與配股不同,供款是向現有股東發售新股,不供,股權會被攤薄。配股則是向包括現有股東發售新股,目標群較廣。通常在大市暢旺時會有不少配股活動,因為不愁買家,而且可以賣得好價錢。相反,在大市低迷時資金緊絀,發新股不一定可以滿足集資的要求,向現股東集資是明智之舉。
散戶切莫跟風
減少派息通常表示前景不明朗,現金流不足以支付高股息。情況很像今年春節時不少人減少派利是的金額,原因也是前景不明朗及要保存現金流。
城中不少富豪都支持供股,大家不能跟風,因他們有甚強的現金流,而普通散戶沒有。我常說在海嘯的日子要保存最少兩年支出的現金流,如果沒有,再增加投資滙豐,風險甚高。高風險可以有高回報,但時不與你的話,還是保守一點較好。金融業有如此境地,都是因為太進取而出事。
如資產值大跌負債卻維持,便是負資產。企業資金不足可透過供股解決,個人沒有此方式,如資產值再跌,後果堪虞。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