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勢進雞舍 感染哨兵雞<br>雞場禽流感沾糞灰塵是元凶

乘風勢進雞舍 感染哨兵雞
雞場禽流感沾糞灰塵是元凶

【本報訊】去年一家元朗雞場爆發H5N1禽流感要殺雞,而病毒如何入侵一度成謎。政府委任的流行病學調查小組昨日公佈調查報告,相信沾着有病毒野鳥糞便的灰塵是兇手,風是幫兇,灰塵乘風進入雞舍,而大爆發的病毒屬於2.3.4支系,常見於南中國一帶。 記者:梁瑞琼、陳沛冰

調查報告指,位於元朗廈村的雞場內只有17號及9號雞舍出現疫情,但並未蔓延,分析證實在雞場內發現的病毒屬於2.3.4支系,病毒未有變種。小組召集人、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薛漢宗指,該支系病毒常見於南中國一帶,並與去年在本港撿獲的兩個病毒樣本相似。

滲水池引來野鳥

調查小組未能準確鎖定爆發原因,但認為H5N1病毒最大可能是透過野鳥傳入雞場。薛漢宗指,由於17號雞舍北面入口外有一露天滲水池,或會吸引野鳥聚集,其糞便可污染雞舍入口的灰塵,並乘着風勢進入雞舍,感染近入口的哨兵雞及其他雞隻。他估計,農場員工進出雞舍時或未有適當清潔,令病毒可透過員工雙手及手套等,傳到9號雞舍,引致疫情。
調查小組翻查雞場的種雞產量及需求量後,認為並無證據顯示有人從雞場外引入未經批准的雞蛋,故排除病毒由外來受精蛋傳入的可能性。薛漢宗指,雖然有已接種疫苗雞仔死亡,但死雞仍以哨兵雞佔多,認為哨兵雞及疫苗仍有效用。
針對有關漏洞,調查小組已向該雞場發出警告信,並建議場主改善生物保安措施,情況滿意後方可復業。薛漢宗指,事件反映現有措施仍未能有效預防病毒傳入,漁護署建議各雞場制訂一套合適的生物保安措施,並研究哨兵雞的分佈及隔離飼養肉雞及種雞的方法,又考慮規定雞場在一年內,改用網眼較小的防雀網或金屬網。

雞農批評新措施

嘉美雞雞農郭銘祥表示,新措施除了將尼龍網改為金屬網外,其他措施全是多此一舉。他的雞場現已使用約5萬元的金屬網,網眼小於一吋,故不需再更換。不過他指,防雀網最重要是足夠遮蓋雞場。其他措施如將種雞及肉雞隔離是「搵嚟搞」,而香港雞場面積有限,即使只有幾個雞舍有哨兵雞,一旦出現感染,都能及早發現。

元朗雞場禽流感調查

雞場:17號禽舍北面入口
調查發現:棚頂沒有遮蓋
建議:擴大頂棚,並加建一道擋風屏障

雞場:露天滲水池及水井
調查發現:吸引野鳥聚集
建議:全部加蓋

雞場:覆蓋禽舍編網
調查發現:禽舍內仍發現細小雀鳥
建議:改善防鳥網防止小型鳥類進入

雞場:員工
調查發現:或透過受污染手套將病毒帶到另一禽舍
建議:加強生物保安措施如洗手盆

資料來源: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特稿:被警告雞場場主呼寃

因生物保安措施不足被發警告信的雞場場主黃宜全表示,漁護署並不公平,因雞場已做足預防措施,雀糞或病毒從網眼掉入雞場,導致雞場爆發禽流感是意外。黃又指,過去兩個多月被迫全面停產,為維持家庭生計及向夥計支付薪金等,他要四出找散工幫補,可能年紀大沒人請,「惟有食穀種」。

裝金屬網望獲資助

身兼新界養雞同業會理事長的黃宜全稱,已按照指示,在雞場加設洗手盤及消毒池,又耗資約20萬元安裝膠質防雀網,網眼較細;並在先前出現禽流感的雞舍,由網頂改為密封。因其雞場面積大,安裝金屬網須約100萬元,希望政府資助。他對被發警告信感無辜,因雞場位處候鳥區,容易受禽流感病毒入侵。他希望一至兩個月後雞場可恢復運作。
該會副理事長李良驥表示,政府已回覆不會資助改裝金屬網,即使改用亦未必能杜絕禽流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