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衞生界委員表示,中國看病不算難,也不算貴,而是患者求醫標準過高,導致醫療資源「擁擠」。對中國老百姓來說,他們的說法真讓人哭笑不得,大有「何不食肉糜」之感!
中國人的求醫標準過高嗎?當然不是了,他們要求的只是最基本的、能醫好他們而又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而已。事實勝於雄辯!國家衞生部曾公佈,在二○○四年,城市和農村居民每次看病(傷風感冒等小病的門診),費用分別是一百六十三點五元和九十七點七元,約佔他們月均收入的二成和四成,是香港費用的二十多倍。不知這又是否「看病貴」呢?
百姓「看病貴」
前衞生部長高強也曾公開承認,「看病難、看病貴」確實是老百姓反映強烈的難題,近五成人即使病倒了,應該要看醫生的,但因為家貧、醫療費用過高等原因而卻步。他說,「看病難、看病貴」是六大原因造成的。
其一,八成醫療資源集中在城市,而且向大醫院傾斜,因而擠佔了農村地區的醫療撥款。第二,醫療保險的發展緩慢,真正享有醫療保障的人並不多。第三,藥費過高。第四,醫院自負盈虧之下,追逐利潤,病患自然成為被開刀的對象。第五,政府對醫藥行業的監管不足。
至於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對公共醫療的投入嚴重不足。高強說,八、九十年代,政府撥給醫療系統的資金,佔政府總開支百分之六,之後逐年下降,現在不僅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連很多發展中國家也比不上。
醫療撥款太少
事實上,二○○七年中國政府的醫療開支不足二千億元,只佔政府總開支百分之三點八,而且,八成用於八百五十萬幹部身上,而全國十三億老百姓,每年人均醫療開支只得可憐的約三十元,只及香港百分零點五。這樣的政府醫療開支水平,又怎能提供合理的公共醫療服務呢?
或許,那幾位全國政協委員的親友,都沒有試過「看病難、看病貴」的滋味,他們從不知老百姓的真正苦況,才有這番感慨。作為建制的民意代表(雖然對民意一無所知),他們即使不能說出老百姓的心聲和意見,但在議政論政時,至少也不能昧於事實,信口雌黃!如此政協委員,只被視為利益集團和代言人而已!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