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際油價自去年高位回落七成,令一眾產油國收入大減,惟期內美元兌歐元大漲10.2%,變相令每桶原油購買力增加12美元,減輕產油國負擔,故產油國會願意接受油價處於低水平,因此油組本月進一步減產的機會下降。
油價自去年高位後輾轉回落七成,令產油國叫苦連天,但美元走強,以美元計價的原油購買力自然大增,故計入滙率調整因素後,每桶原油購買力增加約12美元,紓緩油價回落對沙地阿拉伯等產油國的打擊。
接受油價徘徊50美元
全球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羅拉斯說,儘管沙地阿拉伯希望油價維持在60至70美元,但鑑於全球經濟滑落,進一步減產托價可能會損害原油需求,對全球經濟有害,故產油國可能接受油價徘徊50美元,不再在本月中舉行油組會議上提出減產。
油價兩日累升逾一成後,昨在獲利盤打擊下回吐,紐約期油最低見每桶43.65美元,跌1.73美元或3.8%。瑞信商品分析員坦納指,雖然美國對原油需求回穩,但宏觀經濟數據未有起色,令油價走高乏力。
巴克萊資本結構性商品業務董事JustinHyde認為,商品價格已止跌回穩,相信在供應減少及中國刺激經濟措施帶動內需下,商品會獲得支持,估計油價次季會回升至50美元。金價方面,現貨金昨終止7連跌,最高見每盎斯918.77美元,升12.27美元。Hyde預計,今季平均金價為920美元,下季會回落至88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