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肌肉及關節如無故疼痛、僵硬,痛到頭暈、昏厥,有可能是患上纖維肌痛症。有麻醉及痛症專科醫生指出,患者身上會有多達11至18個壓痛點,分佈後枕、頸部、前胸、上背部、肩膊及手臂等,只要輕力按下該些部位就會劇痛難當。 記者:梁德倫
麻醉及痛症治療專科醫生陳年娜說,一名39歲的女秘書,在一年前離婚獨自養育8歲大女兒,半年前開始頸、肩等劇痛難當,慢慢其他身體部位如腰、背也同樣出現疼痛。痛症嚴重影響她的日常生活,洗碗以至舉起手用花灑洗澡也「痛到標眼水」,甚至「坐唔得耐、瞓又瞓唔到」。
致病成因仍然未明
該名女士曾多次求醫始終未能找出正確病因,消炎止痛藥甚至針灸也無效,令她情緒受困,不但辭去工作,更服過量安眠藥企圖自殺。幸最終確診為「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以止痛藥及抗抑鬱藥物雙管齊下治療其痛症及情緒問題,並定期接受物理治療,其疼痛得以慢慢減輕。
陳年娜表示,纖維肌痛症的成因仍未明,醫學界估計與遺傳基因有關,小部份病人或由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脊椎關節病變等引起,約2%人口患病。雖然任何年齡人士也有患病風險,但50至60歲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七倍。患者也容易同時有其他疾病,例如四成會患上抑鬱症,七成會有腸胃過敏。
「喺好入面痛出嚟」
此病的主要症狀是肌肉及關節疼痛及僵硬、頭暈、失眠、惡心、手腳麻痹及刺痛。美國風濕病學會定下斷症其中一個定義,是患者身上會有多達11至18個壓痛點,即輕力按下該些部位就會感到劇痛。該些壓痛點分佈在後枕、頸部、前胸、上背部、肩膊、手臂、下背部、大腿側和膝蓋等位置,並左右對稱。陳年娜指,上述的女病人就有14個壓痛點出現疼痛。
她解釋,患者可能因病影響腦神經傳遞痛楚訊號,故較常人更易感到痛楚,出現輕微觸碰也會劇痛。患者檢查時不會看到肌肉有病變徵狀,「但會感覺好似喺好入面痛出嚟咁」。建議若市民發現自己持續三個月以上出現上述病徵,應盡快求醫以控制痛楚程度,改善生活質素。
18個纖維肌痛症壓痛點
1,2 下頸部
3,4 第二肋骨
5,6 手肘外上髁外側兩厘米位
7,8 膝部內側脂肪墊處
9,10 下枕骨
11,12 斜方肌
13,14 棘上肌
15,16 臀部外側
17,18 股骨大轉子
話你知:常被誤診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纖維肌痛症患者經常被誤以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後者是軟組織風濕症的一種,成因包括肌肉過勞、發炎受損等,與纖維肌痛症不同的是,按下患處時附近整個區域都會感到劇痛,而纖維肌痛症主要在壓痛點出現痛楚,疼痛會持續,但肌筋膜症候群則是按下時才感到痛楚,不觸及患處則痛楚不會出現。
纖維肌痛症成因未明;但肌筋膜症患者主要因長期姿態不正確及肌肉過勞所致。前者主要處方止痛藥,後者則以消炎及止痛藥物、物理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