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換腎男子喉痛求醫半日亡<br>屯門醫院被投訴延誤插喉致失救

兩度換腎男子喉痛求醫半日亡
屯門醫院被投訴延誤插喉致失救

【本報訊】一名曾經兩次換腎的中年男子,因為喉嚨痛到屯門醫院求醫,豈料13小時後便撒手塵寰,院方事後指事主是死於急性會厭炎。家人指醫生在病人入院後三小時才替他插喉施救,認為屯門醫院有延誤醫治導致失救之嫌;並謂過去13年,該院曾處理逾百宗會厭炎個案,不應有所疏忽,故會循法律途徑為死者討回公道。

多次表示呼吸困難

會厭炎是發生於氣管和食道之間的交叉位的一種炎症,患者會出現喉嚨痛及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因窒息致死。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會厭炎發生時,患者會感覺喉嚨腫脹一片,但表面上完全看不到有任何腫脹,有經驗的醫生會即時用內窺鏡確診,然後在靜脈注射抗生素。病人如覺得呼吸有困難,更須盡快進行插喉,用機器幫助病人呼吸,若不及時插喉患者會因呼吸困難導致窒息死亡。
因急性會厭炎致死的徐錫輝,48歲,生前任職挖泥車司機,與家人同住天水圍天耀邨。據徐太稱,丈夫是腎病患者,89年進行第一次換腎,97年進行第二次換腎,最近三年也有定期覆診及服藥,健康尚算良好。
據徐太稱,去年12月26日,她和丈夫往內地旅行,數天後返港,至今年1月2日丈夫有咳嗽,看私家醫生未見好轉,至1月4日晚10時許,丈夫喉嚨痛得像火燒,並出現呼吸困難,至翌日(5日)凌晨3時許,徐太陪同丈夫往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
在照過肺部及喉部X光片後,當值醫生指徐的肺部正常,但喉嚨有腫脹迹象;至凌晨約4時,徐被送上內科病房,其後多次對醫護人員表示呼吸困難。
10多分鐘後,醫生會診後認為徐需要進行插喉接駁呼吸機,但懷疑他喉嚨有障礙物,須通知耳鼻喉醫生前來協助,最後在耳鼻喉醫生未到達前,在場醫生已替徐進行插喉,當時已是清晨6時許。

屯門醫院發言人沒有評論治療過程中,是否有人為失誤。資料圖片

醫院方面未有評論

及至早上7時,醫生指徐心臟曾停頓,叫徐太有心理準備。當天下午4時16分,徐終告不治。徐太質疑急症室醫生斷錯症以致延誤救人時間,她稱不排除循法律途徑為亡夫討回公道。
屯門醫院回覆本報稱,徐由急症室轉往內科病房後,呼吸困難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於是立即安排耳鼻喉科和深切治療科醫生會診。由於情況緊急,醫生立刻安排徐到手術室插喉,其後發現徐會厭腫脹,未能成功插喉,遂安排外科醫生為徐建立氣管造口,至早上6時15分,徐心跳一度停止;至當天下午4時16分證實臨床死亡。屯門醫院發言人未有評論過程中有否人為失誤。

專家之言:急性會厭炎數分鐘可奪命

會厭炎這個名詞對普遍市民可能很陌生,但這個類似喉嚨痛的疾病,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耳鼻喉專科醫生虞瑋翔指,急性會厭炎可以很快發作,若不作適當處理例如插喉,極端的患者會在幾分鐘內窒息死亡,故此醫護人員對會厭炎的症狀,要有高度警覺性,並作出適當診斷。

由病毒感染引致

會厭(epiglottis)是一片薄軟骨,位於氣管和食道之間的交叉位,進食時薄骨蓋住氣管,防止食物掉進氣管,會厭發炎是一種由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疾病,發炎時薄骨會腫脹如核桃並堵塞氣管,患者感到呼吸困難,喉嚨亦痛如火燒,且有流口水及發燒症狀。
屯門醫院臨床病理部去年4月有研究指,99至06年期間,有106名急性會厭炎患者入住該院,52%患者須深切治療部進行監察,一般留院4日,有例外留院長達10日,約6.6%患者情況嚴重,入院後要插喉。
研究又指,醫護人員有需要加強警覺性,小心處理成人喉嚨痛個案,患者若及早接受抗生素治療,可加快痊癒。
急症室專科醫生彭繼茂表示,醫護人員診斷會厭炎,非常視乎經驗及警覺性,當發覺患者出現類似會厭炎症狀,就要加倍注意。若患者呼吸困難,氧氣罩已派不上用場,就要即時進行插喉,彭說:「病人唞唔到氣,仲邊有時間照X光、等耳鼻喉醫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