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Brown)昨日(周二)展開訪美行程,與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討論全球經濟危機等問題,總算爭到個歐洲領袖見奧巴馬的頭位。白高敦此行想藉得奧巴馬禮待,挽回國內積弱的民望。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在奧巴馬政府重亞輕歐傾向下,美英的特殊關係漸見褪色。
白高敦昨日先訪橢圓形辦公室會晤奧巴馬,然後在白宮共晉午餐,今日將在國會發表演說,再次敦促各國不要搞貿易保護主義,是歷來第五位英揆得此禮遇。
白高敦和奧巴馬會晤,強調兩國必須採取一致行動為金融業制訂新標準,以令全球經濟恢復信心和增長。但由於美東大雪,白宮沒知會唐寧街官員,前晚決定取消兩國領袖在白宮會晤後在玫瑰園舉行的聯合記者會。
特殊關係還看領導人交情
英美戰後一直維持的特殊關係,往往得力於兩國領導人私交。1980年代,英揆戴卓爾和美國總統列根在反共立場上唇齒相依,曾有漫畫諷刺戴太會「youjump,Ijump」,隨列根跳崖。前任英揆貝理雅不理國內外反對,在任內為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兩脅插刀,力撐出兵伊拉克。
今次,不是白高敦和奧巴馬首次會晤,奧巴馬去年7月競選總統訪歐期間,白高敦就曾招待他散步傾談逾兩個多小時。雖獲白高敦禮遇,奧巴馬1月上任後,首個外訪國家是鄰國加拿大,首位來訪外國領袖是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Clinton)先訪亞洲,後訪中東和歐洲。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巴切維奇就說奧巴馬政府重亞洲和中東先於歐洲。
令英國更覺關係有變的,是白宮發言人吉布斯(RobertGibbs)上月宣佈白高敦訪美時,用了「特殊夥伴關係」(specialpartnership)形容美英關係,而非說了數十年的「特殊關係」(specialrelationship)。有華府官員指,一字之差絕非口誤,「夥伴關係是交易,建基於你能為奧巴馬做甚麼,不像至死不渝婚姻那種關係」,夥伴關係是一種公事公辦關係。
白高敦甚懂得投其所好,小羅斯福總統施行「新政」令美國經濟走出大蕭條,奧巴馬大灑金錢刺激經濟被形容為「新新政」,白高敦就提出「全球新政」,呼籲主要經濟體合作推行刺激經濟措施和改革金融制度。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德新社/英國《每日電訊報》
英美特殊關係起伏表
1940年代
英國首相邱吉爾游說遠親美國小羅斯福總統參戰,每日向他寫信,自言比情人更了解對方,戰後提出美英特殊關係說法
1950年代
蘇彝士運河危機中,英國、法國和以色列揮軍入侵埃及,美國蒙在鼓裏,震怒下拋售英鎊以教訓,確立美國在美英關係的大哥地位
1960年代初
英揆麥美倫和美總統甘迺迪一拍即合,關係如年長智者對年輕勇者,兩人也是遠親
1960年代中
英揆威爾遜拒參加越戰,令美英關係緊張
1980年代
英揆戴卓爾夫人和美國總統列根共掀新保守主義革命,同心反共,親如政治夫婦
2000年代
貝理雅在反恐戰完全支持喬治布殊總統,被指是「跟尾狗」
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