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搶救海外文物專項基金的收藏顧問蔡銘超,以假競投、拒付款等同開空頭支票的方式,去「阻斷流失文物的拍賣」,大大發揚了中國特色的民族主義精神。被基金副總幹事牛憲鋒稱之為「一個令人欽佩的中國人」的蔡某說,「我是代表了所有中國人這樣做」,而政協發言人趙啓正說,拍賣事件教育了世人,包括法國人。
中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不僅教育自己人民,還「教育世人」,讓人們知道:中國是一個不講誠信、以欺騙和蓄意破壞舉世公認的買賣程序為榮的民族。
蔡銘超自稱「代表了所有中國人」,但誰給了他這個代表的權利?儘管政協發言人對他的行為予以正面的回應,但無論政協或人大或中國政府都沒有被「所有中國人」授權。從昨天本報讀者留言網上可以看到,大多數留言都以蔡某的做法為恥。如果要筆者在做一個正直的人與做一個中國人之間作選擇,筆者(相信許多讀者也一樣)寧可不做中國人。然而,誰賦予你們這種要我們作選擇的權力的?
圓明園的獸首是國寶嗎?稍有藝術鑑賞品味的人,都認為形象呆板,不具藝術性。此其一。水力鐘的十二生肖獸首,當年是洋人設計以媚惑中國帝王的玩物,既沒有中國藝術家或中國工匠的心思,也不是中國的傳統工藝。此其二。獸首只有兩百年歷史,還攀不上古董價值。此其三。
唯一挑動中國人民族主義情懷的,是火燒圓明園這段「國恥」。燒了園又搶去東西,成為中國民族恥辱的印記。但不能因為被搶走了,就視之為國寶。獸首代表的是一段國恥,把國恥搶走不是很好嗎?即使真要取回,也應以光明正大方式,或通過外交途徑交涉,或通過正常渠道交易。而現在用的是欺騙、破壞的方式去阻止買賣,並沒有雪了國恥,倘若欺騙行為「代表了所有中國人」,那無疑更增加國恥。
要說對中國文物的破壞,中國人比八國聯軍、英法聯軍超越千倍。本報留言網頁就有讀者列出了45項對文物的大型破壞,其中包括炎帝陵、倉頡墓、舜帝陵在內。為建三峽水庫,許多古蹟、文物遭淹埋。盜賣出國的文物更是不計其數。筆者曾在美國加州一個小鎮的私人藏品展中,看到一些戰國時代的完好並精緻的銅器。中共建政後,尤其是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來,大量文物在「關係人士」核准下盜運出國,才是中國最大的國恥。
要說國恥,2005年6月2日,中俄外長關於國界東段的互換協定,以俄國交還中國半個黑瞎子島(相當1/6個香港),交換中國承認清朝時被俄國強佔的144萬平方公里土地(約相當於1300個香港),是近年最大的國恥;上月中旬俄羅斯擊沉中國貨船新星號,而俄艦見死不救導致八人失蹤,中國政府對此事輕輕放過,則是最新的國恥。
國家是人民、土地、主權這三大元素組成的。對人民死活不顧,對失去的土地以協定正式承認,對關係人民、土地的事低調處理,甚至對中俄互換協定只選擇性報道交還半個黑瞎子島,你會覺得這是一個主權國家嗎?另方面為轉移視線,大肆為幾個獸首張揚,以此來掀動國民的民族情緒,更不惜以假競投的欺騙手段去激發仇外聲浪,這是不是較火燒圓明園大許多倍的國恥?
更痛心的是:對欺騙行為的肯定和讚揚,所付代價是全國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誠信都會蕩然無存。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