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死人談道義 - 塵翎

跟死人談道義 - 塵翎

世上只有一個張愛玲,世上也只有一個胡蘭成。《小團圓》出版,在港台兩地是盛事,連港聞版都報道了。台灣出版社好友告之,書推出後,很快賣光,連他們也缺書,要趕快加印。但同時也有一些名作家撰文,大罵出版社違反作者燒毀手稿原意,欠缺道義。書還沒看完,書外話已經那麼多爭議,恐怕也只有像張愛玲這樣的傳奇人物才能燃起這些火頭。
有趣的是有人提出「道義」,即是說人都死了,還得保護她生前的意願才對。但據遺產執行人宋以朗的解釋,他相信張愛玲還是想出版這部小說的。
我倒是覺得沒所謂,就是反正人都死了,歷史滾滾紅塵,一切恩怨愛恨已成煙,剩下的便是文學價值。以她在現代文學的位置,祖師奶奶一字一句都是文獻,公共財產。在此前提下,讀者的利益與人類文化的傳承,才是更重要的。
關於身後事,最近和一個朋友聊起,他收藏了一堆自己覺得是寶物別人看來可能是垃圾的舊東西,猜想小兒子沒有半點興趣接收,又不忍心給送進垃圾堆,始終還是有一點歷史價值的。但眼見某些藝壇前輩想把藏品捐給本地博物館也受到諸多阻攔,他就是不放心,捐給外國博物館嗎,又不捨得只能讓外國人欣賞。暗下決定還是自己先處理掉,怎麼樣都好,就是不把決定權交給別人。
所以卡夫卡也好,張愛玲也好,一旦把遺產執行權交託別人,事情就與自己無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