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是香港人的「集體投資」,不少香港人或多或少均持有滙控股票。不論你是摸頂價152.8元買入,抑或長情股東、幾蚊已開始持有,面對滙控向股東「伸手」,你會如何抉擇?
首先,不論你從那個價位買入滙控,供股與否應從另一角度看,如果買滙控令你「坐艇」,因此不願再投資滙豐,你可能會錯過一個令你虧損減少的補救策略。你先要承認之前高價買入滙控是一個失敗的投資,而這個失敗的往績,不應該影響供股這個未來投資。
你大可視作現時滙控給你一個機會,可以用低於市價(上周五收56.95元)買入該股,在衡量是否進行這項新投資,與衡量買入其他股票一樣,首先是以這個價錢買入,會否令你再「坐艇」。
比最低目標價仍有賺
滙控對上一次見28元,是95年3月。綜合最近多家證券行估計,最低的目標價是摩根士丹利預計滙控在最差的情況下會見33元。換言之,以短炒計,即使滙控到達這個證券界最低目標價,每股供股仍賺5元。
另一個是否供股的參考數字是每股資產淨值,這個數字可視為滙控的「破產價」,即一旦滙控破產,每股滙控值多少?按滙控昨日的業績報告,供股前每股資產淨值57.65元,由於供股會增加發行股份數目,有關數字會攤薄至40.69元。
此外,我們可以用股息回報衡量。透過供股買入的股份,雖與08年第四季的0.1美元股息無緣,但可由09年度開始收息。
按昨日滙控公佈,09年首三季均派8美仙股息,假設第四季同樣派息8美仙,全年折合共收息2.496港元,以28元供股價計,年息8.9厘。即使第四季不派息,只收三季股息,年息亦有6.7厘。
派息較三個月定期多
散戶一般很難忘記傷痛,前年以摸頂價152.8元買入滙控股份,按上周收市價56.95元計,每手滙控賬面蝕38,340元,但可換取以28元買入165股滙控溝淡。加上供股成本,平均每股滙控成本溝淡至116.35元。
當然滙控要重返「紅底股」行列,暫時仍路途遙遠,但以這個「成本價」計算,若滙控派四次股息,每次派8美仙,年息仍有2.15厘;若派三次息,年息則為1.61厘。息率雖低,但比較現時香港銀行的三個月定期存款,最多不足1厘計,息率仍算不錯。
本報記者
不同買入價下的供股回報
買入價:152.800港元
供股後平均每股成本:116.35港元
09年度收息回報:2.15厘
買入價:150.000港元
供股後平均每股成本:114.37港元
09年度收息回報:2.18厘
買入價:100.000港元
供股後平均每股成本:78.97港元
09年度收息回報:3.16厘
買入價:80.000港元
供股後平均每股成本:64.81港元
09年度收息回報:3.85厘
買入價:56.950港元
供股後平均每股成本:48.50港元
09年度收息回報:5.15厘
買入價:*43.598港元
供股後平均每股成本:39.04港元
09年度收息回報:6.39厘
註:以持有1手滙控計算,假設09年滙控每季派息8美仙,
*昨晚香港時間10時的倫敦滙控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