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散戶、大戶而至機構投資者,都不敵滙控28元供股價的誘惑,滙控魅力逼人,更令一眾強積金與一般基金、香港醫學會與津貼學校公積金等專業團體,各自召集掌舵人開會商討供股策略。
早在40多年前已投資滙控的香港醫學會,將開會研究是否供股。會長謝鴻興說:「28蚊呢個價同我哋預算嘅差不多,動用資金要百一萬左右。但係我哋唔會淨係睇錢,仲睇滙控嘅前景。不過我唔係投資專家,遲啲會搵有豐富投資經驗嘅會員,詳細分析。」
基金不會輕言放棄
持有過千萬股滙豐的本地津貼學校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將於稍後研究,供股與否。委員之一的李少鶴形容12供5「好攞命」,他說,會否供股須視乎會方手頭現金數額,亦非成員津校可以決定:「我哋個會有庫務署嘅代表做基金經理,負責投資策略。」
中華廠商會旗下廠商會中學教育基金希望供股,無奈缺錢,廠商會會長尹德勝坦言商會會研究以捐獻或撥款方式,讓基金可供股。
至於有錢在手的基金,據基金界預計,大部份持有滙控的基金都會選擇供股,成為長線的投資部署,因為供股價及供股比例都屬預期範圍內,而供股價折讓算是吸引,除非基金現有組合中,滙控持有比重揸「過龍」,否則估計基金不會輕言放棄供股。
「唔想啲錢放喺度」
基金經理認為,滙控落實供股對該行是好事,問題在於管理層如何運用新資金,目前環球金融業正處於生死存亡階段,未來陸續會有金融機構清盤或合併,滙控能夠壯大資本,對長遠發展,以及爭取市場份額有利。
也有機構打算趕搭尾班車,借此低價吸納新股。業主會會長佘慶雲說,該會的儲備一向只用作買樓收租,但最近開始考慮分散投資:「我哋有大約100萬現金放喺銀行戶口,有會員話唔想啲錢放喺度發霉,叫大家諗啲嘢搞吓。滙豐係我哋嘅對象之一,我個人覺得呢個價位OK。」
看來,有「大笨象」稱號的滙控,其供股大計引來「全城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