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幢幢十六層高的徙置大廈、一間間經營逾三十年的老店舖、一堵堵讓陽光任意穿透的通花磚牆……這一切,都會隨着牛頭角下邨二區被清拆而消失。「牛下開飯──徙置生活九大簋展」昨日正式開幕,以相片、影像、文字、插畫等,呈現牛下的獨有面貌及文化精神。 記者:王智君
「屋邨越舊,感情越深;屋邨越新,感情越薄。」與很多牛頭角下邨的居民一樣,觀塘區議員陳國華最怕的不是景物變遷,而是鄰里間那份情感消逝。陳國華昨日出席「牛下開飯──徙置生活九大簋展」開幕禮,吃過興記茶餐廳的菠蘿包後,重回兩年前才搬離的舊居:「有時想返嚟拎噃啲嘢,但已經入唔到去。」
興記茶餐廳客似雲來
他憶述,小時候一家六口搬到牛頭角下邨,僅二百呎的小單位已夠他們興奮:「有個廚房,有個廁所,已經好開心!」長大後,家人搬離牛下,他卻選擇留下,建立自己的家庭。他笑言,每月屋租650元,簡直「平到不得了」,惟牛下清拆在即,他才逼不得已離開。他表示,牛頭角下邨二區七成居民將會一同搬往即將完成重建的牛頭角上邨。
提起牛頭角下邨,開設於第十座樓下的興記茶餐廳是標記。老闆恆哥表示,正在同區物色舖位,但指新店的裝潢不會採用現時的舊式設計:「始終都係一門生意,出到去要同市場競爭,(舊式設計)有啲輸蝕。」
菠蘿包、熱奶茶、西多士……一般茶餐廳的食物,近月卻因其懷舊的環境而客似雲來,生意更錄得雙位數字的增長。結業在即,恆哥也不介意辛苦一點,將打烊時間延長至晚上十時半。
「牛下開飯──徙置生活九大簋展」集結了9位藝術創作人,以牛頭角下邨二區作創作空間,透過相片、影像、文字、插畫等,為牛下寫下最後一段歷史。展覽於即日起至四月底舉行,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開放公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