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糖尿病患者要有效控制病情,必須從生活細節着手。煮食時不放糖就不用戒口?定時服藥便能控制病情?病患者對糖尿病的種種誤解,往往令血糖不斷飆升。有調查發現,參加自我管理課程,以學習控病竅門的糖尿病患者中,有三成人的血糖水平能在28周內達至標準。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於07年4月至08年9月期間,將171名糖化血紅素達7%或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分成兩組,研究自我管理課程對血糖控制的成效。結果發現,三成參加自我管理課程的患者,成功在28周內把糖化血紅素降至6.5%或以下的正常水平;沒有接受該課程但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患者,則只有約一成。
患上糖尿病七年的趙小芸,一直靠藥物控制病情,在參加課程之前,她以為不吃糖便能控制病情,卻不知蠔油和南乳等調味料含大量糖份,「有次我食咗撈麵,(血糖)高到十幾度喎!嚇死我!」此外,她又誤以為水果是健康食物,多吃無妨,「我屋企一定有梳蕉,行出行入就拎條嚟食。」後來,她參加了糖尿病自我管理課程,才明白部份生果含高果糖,要配搭飲食及運動,才可控制血糖。
補充醫療制度不足
中文大學社區及家庭醫學系教授李大拔表示,糖尿病患者須留心各項生活細節,才能有效控制病情,「病人見得醫生幾分鐘,生活上好多要注意嘅細節,我哋根本無辦法解釋清楚。」他認為這些針對慢性疾病而設計的自我管理課程,能協助病人自我監控病情,補充醫療制度的不足。
香港復康會將於3月25日(星期三)舉行糖尿病護理簡易入門分享會,費用全免,詳情可致電26360666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