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急速下滑,精打細算的市民購物時更審慎。勿以為越買得多必定「越抵」,有讀者到百佳超市購物,發現購買貨品越多,不但沒優惠,反而貨價比買單件還要昂貴,質疑百佳「亂標價」,消費者稍一不慎,隨時買貴貨。此外超市自行包裝的貨品標籤資料混亂,容易令人誤會。消費者到超市購物,真的要「金睛火眼」,並攜帶計算機傍身,才不會蝕底。
個案一:買多啲原來更貴
郭先生早前到百佳西營盤分店購物,發現貨物標價混亂,一包原價5.1元的農心特辣香菇麵,特價4元一包出售,然而五包裝卻標價24.5元。精打細算的他掐指一算,發現五包平均價為4.9元,比單買一包還要昂貴:「即使買多幾包無得平,都估唔到會貴過買一包。」郭先生曾向消委會反映,獲覆因超市已標明貨價,未能跟進個案。他不忿地說:「超市成日買廣告都話買多啲會平啲,原來係假,係有蠱惑。」
本報向百佳查詢有關貨品定價問題,該公司只表示已聯絡郭先生解釋,並向有關分店跟進事件。其後本報聯絡郭先生,他表示百佳回覆他,因職員疏忽錯誤標價,已通知分店更正。
個案二:收據顯示惹質疑
讀者陳先生早前到將軍澳厚德商場百佳超級廣場購物,選購紅提時,發現包裝上標明為「美國紅提」,惟盛載紅提的紙箱,卻印上提子來自非洲國家納米比亞。他質疑百佳魚目混珠,混淆視聽。
另一位讀者李先生於同一間百佳超級廣場購物,發現鮮果專區有兩款列明為來自美國及南非紅提放置在同一個貨架上出售,兩種紅提外形並無大分別,但價錢卻有約一成多的差價。最終他購買了兩款紅提,但單據顯示兩者均為美國紅提,令他極感懷疑:「兩種提子外形好似,冇得試食,只可以信包裝,但其實邊種真正係美國提子,就只有百佳先知。」
百佳回覆,所出售的紅提包裝產品資料,產地來源及價錢均正確,只是為了環保,職員以其他貨品的紙箱循環再用,作為貨品展示架,另外已要求有關部門更正收據顯示。
檔案編號﹕0205057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tnext.com/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tnext.com/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