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封面上的琦溫絲莉,美麗出塵。但同樣的封面攝影曾經把劉翔臉上的豆豆大特寫成火星表面,非常甘國亮。那敢情是因為劉翔在京奧中「棄跑」,而琦溫斯莉屢敗屢戰奧斯卡,終於在第六次提名中捧獎。時代風雲人物,不論是影娛界還是體壇星藝界,必須有那麼一點點擇善固執吧,這樣才能夠聚攏星光,笑得燦爛,笑到最後。奧斯卡頒獎那天琦溫可不是最靚的,異性眼光嫌她偏肥,女觀眾更加難忍贅肉,亁脆重提她的肥溫外號。但看完Time這個封面,不禁驚艷,雖然多多少少靠電腦執生,但她那份雅淡,執相執不來。「我其實不一定需要念那句對白,這段戲,我能夠用眼睛來演。」這是琦溫跟另一位編導說過的話。這就是了,她那眼睛會說話,把雜誌擱在桌上,叫你捨不得挪開視線。
而本木雅弘的《送行者》要19號才公映,片名由最初的《納棺師》改為《禮儀師之奏鳴曲》,英文名Departure,巨體細微得貼心。本木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演員,(排第二是北野武!)納棺就是替死人化妝打點後事,業界常常遭誤解歧視,跟香港差不多,算是打工仔的underdog。Slumdog和underdog同在2009年吐氣揚眉,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