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上畫時已經批《澳大利亞》會成試機碟,DVD未出、Blu-ray先報到,靚聲畫的確無令人失望!睇封面令人聯想到《亂世佳人》,你覺得它是那類電影?是場歷盡生死的凄美愛情?對不起,比你想像中更貪心、更正路,致力把澳洲刻畫成風光浩瀚壯麗之餘……仲係「政治正確」的宣傳電影。
記者:陸俊雄
攝影:王文忠
10億製作宣傳片?
先出Blu-ray的原因,為明示它的畫質太靚,想不到其他理由。看畢想起那時黎明與王菲的《大城小事》,靚到被指是上海旅遊宣傳片。《澳大利亞》更誇張,作為澳洲史上最貴電影!10億港元的製作費,政府有份投資,很難拍得不美。超廣角下的內陸旱地,不難發現戲中太多相類似的構圖,牛郎或淑女站在鏡頭的正中央,身後風沙與陽光,長長的景深,就是要你明白澳洲有多美!
戲大約放了一個小時那幕趕牛情節,沙塵滾滾,出奇地緊張是不能錯過;但說實話,像《紅高粱》的遍地黃土,縱然浩瀚也不是人人合口味,除非你當過背囊族,曾經長途跋涉去找世界中心呼喚愛,否則難以感受那份對大自然的情懷。
為混種爭自由
說它貪心不只在於既要靚人、又要靚景,而是導演想說的不只是美女愛上野獸,所以抱愛情片心態去看難免失望。事實妮歌潔曼對那混種小孩的感情,一個又一個嘴對嘴的鏡頭,的確令人感受頗深;但對比與曉治積曼的愛情線,就有比下去之感。
但凡澳洲故事一出現土著,都像例牌離不開「被偷竊一代」,這大是大非的題材,而《澳大利亞》也是為原住民抱不平,強調昔日澳洲政府犯過錯。所以當它成《孩子要回家》來看,比以愛情片來看或會感受更多。
最後半小時開戰
看《澳大利亞》也要有耐性,預期它是戰爭片的更要落力。因為全片約2個半小時,要等到2個小時後才有像《珍珠港》的空襲看。所有最煽情的情節基本上在最尾半小時出現。買碟前有定心理準備,就是娛樂欠奉,但教化十足。戰爭是可怕、愛情是承諾、種族隔離是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