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 狗 - 陳也

窮 狗 - 陳也

Slumdog出頭,奧斯卡變身奧巴馬的智囊,讓印度貧民窟成為全球焦點,把一向豪奢極侈以揮霍排場聞名的奧斯卡頒獎禮變身第三世界演員的慶功台。那些激勵人心的領獎語,是奧巴馬向全世界說的,但自己不能太救世主,借別人口重複散播「不怕窮,不折騰」的抗逆精神,Yes,美國人說wecan,那邊廂,印度人也可以這樣說。荷李活靡爛至極,就由寶萊活接棒。全球除了中國,政黨輪替已經實現,輪到一個黑人做美國總統,簡直就是夢工場才能炮製出來的戲劇高潮。
可是美國片像美國的經濟,到了不得不洗盡鉛華退下來的時候。這時第三勢力抬頭,給沮喪的人心啪一針興奮劑,大家熱捧slumdog,是同人同命的識狗雄重狗雄。而夢想掙上millionaire地位,也是每個低收入貧下階層的共識。印度貧民對slumdog一詞極反感,相信真是自覺做狗都不如,比狗更低賤。香港根本無得比,最窮者也不便對號入座。但香港特產吊鹽水式貧窮,感受可能更痛更癢。不過香港人不太介意被人叫狗,狗仔向來得寵很受歡迎,只有叫雞受歧視。電影爆紅,貧民窟居民抱怨說,政客60年內改善不到他們的貧逼生活,又怎會寄望一齣戲可以。貧民被耍慣,絕望透,他們的確比狗慘,最高智商的狗也不懂得窮,快活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