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天王離職逾半學生流失<br>英皇教育透露每月損失74萬利潤

補習天王離職逾半學生流失
英皇教育透露每月損失74萬利潤

【本報訊】英皇教育與曾任教英文科的「補習天王」范卡諾(K.Oten、現改名范浩揚)互控毀約案,昨在高院續審。英皇教育指范為集團帶來豐厚利潤分賬,平均每月達74萬元,范離開後,翌月學生人數急跌逾半,就算集團請來「補習天后」頂替,所得分賬亦大不如前,平均每月僅得33萬多元。 記者:梁瑞珮

英皇教育執行董事梁玉蓮供稱,范在05年4月至06年5月為集團帶來豐厚分賬,集團平均每月獲分達74萬元,惟06年4月24日范毀約而終止合作後,出現學生流失,報讀人數急劇下跌。

補習天后頂替效果差

梁指出,校方通知學生可轉往其他英文導師的課程,但效果不理想。她提供數據顯示,06年4月全集團報讀英文科課程學生共有14,801人,當中報讀范的課程總數為6,698人。同年5月即范離開集團後翌月,全集團英文科課程學生僅餘6,945人。梁續指,集團請來補習天后黃敏芝頂替,投放大筆金錢搞宣傳,雖挽回一些學生,但利潤大不如前。按06年7月至07年6月學年,黃僅為集團帶來400多萬元分賬利潤,即平均每月約33萬多元。
梁承認,為吸引學生報讀,導師會賣廣告搞宣傳,但並非每名導師鍾意做自我宣傳;而補習是以考試為本,導師的稱職教授、教學實力及口碑才是最重要,集團只注重導師的形象要夠專業,而導師的個人宣傳物品,必須要經校方批核。
辯方指,導師為吸引學生專心上課,教授時可能會用一些潮語,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文化及溝通距離。梁反駁稱,導師可用淺白及通俗的說話授課,但不能太粗鄙,甚至近似粗言穢語, 即使是時下流行用語,應鼓勵學生不要使用。案件編號:HCA900、945/06

特稿
王國揸弗人曾做髮型屋

梁玉蓮由普通文職工作轉投開補習社,從零教學經驗,經過逾20年努力,建立補習社王國,成為英皇教育集團「揸弗人」。集團最高峯期的學生總人數,每月高達三萬至四萬人次。集團網頁資料,現時全港共有超過10間分校。

教學經驗為零

梁透露,77年中六畢業後,考入當時浸會書院讀社會工作系,惟家境問題,中途離開校園,投身社會工作,當過旅行社會計員、髮型屋會計及文員,教學經驗為零。至86年時,自覺工作缺乏發展性,加上丈夫岑宜輝(已離婚)手頭上有數份私人補習,與友人傾談有意營辦小規模補習社,一切由此做起。事業上的成功,她不忘持續進修,04年在公開大學取得繙譯系學士。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