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聯16強開波,除刺激起大小波友深夜睇波的癮頭外,也令愛旅行睇波的球迷雀躍,若自己的愛隊能再晉一級,就大有理由西征了。這個朝聖名單今年又沒有我的份兒了,因韋斯咸周中在足總盃「陣亡」;心底的打算是4強就出發,惟有留待下年,也或許不用那麼久吧,據聞韋斯咸暑假會東來呢。
烏普頓咖喱馳名
想起東倫敦的烏普頓公園,隱隱又聞到一陣咖喱味,皆因那一區都是中東人聚居之地,所以盛行吃咖喱,相比起其他的英倫球場,韋斯咸在吃的方面也算是稍有特色;其餘的球場基本上都千篇一律,熱狗加啤酒,雖說入場睇波是主菜,但也太過沉悶吧,連Fish&Chips也不見影,稍嫌dry了點。反而香港波地的美食從來不少,舊大球場的雞脾固然不得了,凍木瓜凍菠蘿也是一絕,加上叔叔伯伯兜售的雪糕雪條,看一場波隨時飽過吃一餐午飯。
大球場革新後,特色食品當然都一齊消失,尤幸還有幾間連鎖店,起碼都叫做有嘢可吃;相比下,旺角場及小西灣的特色食物還多一點,魚蛋香腸是例牌,偶爾整個公仔麵也算有風味,若你有心去大埔及元朗睇波,那一程當然會包括一餐地方美食吧,下年大概還會多添沙田雞粥在內呢。
旺角場即將重建,小食店的變遷大概不會有多少人關注;無論點變,我也處之泰然,因已經習慣了到旺角場時先找台灣麵線醫肚,正如到大球場前,總會到丹麥餅店搜尋熱狗及漢堡包,就算比賽多悶,美味仍然不變。
文:馬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