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股周三再度坐上過山車,幸好今次的終點是高位而非低位,吃了驚風散仍可得到不俗回報。反映銀行股表現的KBW銀行指數早段曾挫逾7.6%,最後倒升2.4%。
近期銀行股表現一直左右大市起伏,在政府公佈會為大銀行進行壓力測試後,由於投資者恐怕有銀行在壓力測試下爆煲,難逃被國有化的命運,故銀行股反覆受壓,拖累了美股的表現。直至銀行監管部門聯同財政部公佈壓力測試的細節,市場發覺條款未如想像般辛辣,銀行股才如釋重負。
根據內容,19家資產逾千億美元的大銀行將接受測試,其他銀行亦可以主動申請成為測試對象。負責監管的部門將會計算兩種不同經濟狀況下銀行可能出現的潛在損失,以評估銀行的資本是否足夠安度危機,首個情況根據現時政府對今明兩年經濟預測,即是今年錄得2%負增長而明年反彈2.1%,第二種情況是經濟惡化程度較預期嚴重,即今年經濟負增長3.3%,明年僅能反彈0.5%。若出現後一種情況,樓價將較首種情況多跌一成,失業率亦會在今明兩年升至8.9%和10.3%。
被評估為資本不足的銀行,會獲告之所需資金數量,並給予6個月時間自行籌集,未能成功集資則由政府購買可兌換優先股的形式注資,7年內未被贖回便會自動轉為普通股。任何需要政府注資的銀行須向政府提交資金使用詳情,派息、股票回購、收購交易和管理層薪金花紅等亦要受管制。
壓力測試4月底完成
整個測試會在4月底前完成。雖然政府表示測試結果會否向外公佈,由銀行自行決定,但由通過測試的銀行必然會公告天下,表示自己沒問題,不公佈的便會被標籤為財政不穩,相信沒有銀行會隱瞞已通過測試的結果。冠一估計,大量不在名單的銀行或會主動要求進行測試,以印證真金不怕洪爐火。
縱使不少經濟學者均指資不抵債的銀行理應國有化,但美國財長蓋特納和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均已相繼表態,前者指國有化是錯誤策略,亦沒有需要;後者亦稱沒有計劃國有化銀行,把股東掃出大門。言論相信可紓緩投資者的憂慮。若4月壓力測試完成後,沒有銀行爆煲的話,銀行股料可開展較強勁的反彈浪。
王冠一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