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toFace:敢就係創意

FacetoFace:敢就係創意

着重包裝的年代,品牌形象重要還是產品實用行先,消費者開始混淆不清,先勿論可信程度,廣告的無限創意確有其欣賞價值和話題性,為鼓勵更大創意空間,《蘋果日報》以「創意就係敢」為口號首辦「蘋果創意廣告獎」,頒獎當日找來四位廣告人大談廣告經,原來現在香港廣告稍遜於大陸,全因──唔敢──兩個字。

記者:許維雅
攝影:譚盈傑

黃炳培(StanleyWong)

又名「又一山人」,96年任英國BartleBogleHegarty廣告公司的亞洲創作總監;99年任tbwa(香港)廣告公司行政總裁及行政創作總監,其平面設計及廣告作品曾獲三百多個獎項,代表作有替癌症基金會拍攝的防乳癌廣告。

畢明(ElaineChow)

資深廣告人,10年間從撰稿員直做到執行創作總監,先後於多間國際廣告公司包括EURORSCG及DY&R負責大中華及亞太區廣告創作企劃,多次榮獲本地及國際大小廣告獎項,代表作為百佳黃老太,現任壹傳媒集團創作總監及壹傳播網絡播放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梅萬德(LeslieMee)

一位集合文字美術才能的美術總監,01年連同陳大仁(Paul)、曾錦程(KC)等四位廣告創作人創辦陳曾黃朱梅廣告公司,代表作有Sunday電訊廣告系列,其他客戶包括九巴、HSBC等,曾奪20多個國際及本地廣告獎項。

鄧志祥(CCTang)

入行20多年,當過奧美集團及香港恒美國際傳信等廣告公司創意總監,現為理大設計學院助理教授,人稱「阿公」,以天地線廣告最膾炙人口,黎明頓成為電訊公司標記。

明星效應本末倒置

新一代廣告草草用某某明星掛帥,站出來說兩句似已說服力十足,開天索價幾百萬的代言人俯拾即是,廣告作用變質?效用大小究竟走到那地步,明星真的如此不可或缺?

鄧=鄧志祥
畢明=畢
黃=黃炳培
梅=梅萬德
記=記者

■CCTang打造的黎明電訊廣告系列,黎明一句:「喂,Leon吖!」大家還記得吧!

鄧:廣告係Gimmick,Create一件事出嚟,如果背後Marketing做得唔好,件產品唔得就點宣傳都無用。廣告唔係仙丹,一間公司睇得重唔出奇,但一定唔可以係全部,比例佔五分一已經好巴閉。

畢:講真,𠵱家啲客相信廣告嘅程度細咗。

鄧:好似我做廣告賣車,宣傳好唔代表一定賣得,都要架車本身好、分銷好、事後維修配套好先有用,廣告只係最面嘅一層,大家最容易接觸到嗰一層。

記:覺唔覺得𠵱家啲廣告偏向浮誇?今次「蘋果創意廣告獎」用肥妹仔宣傳,算唔算反智?

鄧:用肥妹仔唔算反智喇,反智得過啲纖體公司廣告!以前好恨做到啲廣告可以放喺MTR宣傳,大家盡力諗點可以做得靚,𠵱家睇到頭都暈,成個鐘都未睇完。

畢:搭MTR唔會停留太耐,唔同手執一份報紙慢慢閱讀,所以Presentation應該簡單,無理由將成本書放上去嘛。

鄧:其實我哋做廣告都好似做副刊咁之嘛。

梅:都係Entertainment。

鄧:無錯,我哋都係娛樂緊人,人哋追緊《珠光寶氣》,你有30秒廣告時間但娛樂唔到人,人哋真係掟杯㗎。

畢:一定要夠Attractive。

記:點睇廣告趨勢轉化成明星效應?

鄧:我鍾意明星呀,Angelababy今晚嚟唔嚟呀?哈哈哈。

畢:聽講你鍾意黎明喎。

鄧:黎明嗰啲係逼住要鍾意㗎,哈哈哈。唔係,其實你唔鍾意佢,又點會搵佢做主角呢?

畢:我都用過唔少劉德華㗎,明星效應的確慳番唔少時間,因為明星本身已經係大眾熟識人物。

黃:我從來都唔鍾意用明星,我唯一用過嘅係劉翔。

畢:以前係廣告揀明星,𠵱家係明星做廣告。

黃:可能我唔Update啦,我有時都搞唔清楚,𠵱家廣告主角係明星定係Product,明星效應,用得其所就無問題。

畢:近年風氣已經唔同晒,客戶心目中已經有個明星指定要用,並唔係廣告概念行先。

黃:唔理紅唔紅,總之我係想用佢!咁樣其實幾本末倒置。硬用明星,有啲無傷大雅,有啲好破壞性,好似ShakeShake薯條咁,效果好又吸納到Fans,咪無所謂囉。

畢:明星好似包裝紙咁,包裝得件事靚咪得囉。

鄧:嗱,「雪雪雪」咪經典囉,哈哈哈!

記:蕭正楠?好多人笑㗎喎。

鄧:嘩,你開名?「雪雪雪」咁好笑,咪因為娛樂到大眾囉,我無話係破壞,我話經典咋,睇你到𠵱家都仲記得!

記:電訊公司算唔算最肯花錢做廣告嘅客?

鄧:香港寬頻近年做得幾好,但電訊公司廣告唔夠纖體公司嘅廣告咁多,可能女人錢易呃,瘦喎,女人真係信足咁多年。你估你話生髮就真係生髮咩,我又唔會信喇。

記:廣告都係呃人㗎啦。
集體:嘩,你唔好咁講呀,唔係㗎。

鄧:你千祈唔好咁講。舉個例子,有個做電影Production嘅後生仔,睇見某套電影加咗特技效果,就話:「都無樣嘢真嘅。」導演聽到即鬧:「做呢行都唔信呢行,你唔好做啦。」作為廣告人,點可以覺得廣告呃人呢?

畢:你只可以話廣告隱惡揚善,但絕唔能夠無中生有。

北上拍廣告成趨勢

電視廣告概念變人物變,就連拍攝地點也變,不少廣告都轉移到台灣、新加坡或東南亞國家製作,北上中國更仿似是大趨勢,香港人思想保守,反而連累了自己。

鄧:香港細嘛!以前我哋喺香港拍廣告,攞個廣告去台灣、中國用,𠵱家掉番轉,要就埋台灣、中國明星檔期,你一定要過去拍。

畢:𠵱家北上拍廣告,的確係大趨勢。

記:因為成本較低?

梅:唔關成本事,市場係咁,台灣歌星紅,啲客鍾意搵佢哋做代言人,你自然要過去拍。

記:網上廣告發展又點睇?

梅:OK㗎,雖然暫時未有出色代表作,因為客戶始終未好相信網上廣告,仍然覺得傳統媒體有效啲。

畢:暫時,大眾仲未算好懂運用網上媒體,加上香港網上廣告文化討厭擾民式居多,遮住你睇嘢逼你睇咁,都係阻礙發展嘅原因之一。宜家傢俬有個網上廣告,借題發揮美國總統奧巴馬入主白宮,叫人幫佢佈置白宮新居,效果好有趣。

梅:最大問題係客戶唔肯畀錢。

鄧:可以咁講,客戶肯畀五萬做廣告,但只會分配斗零投資喺網上廣告,太唔成比例,好難做。

梅:其次係年紀問題,決策人年紀偏大,唔理解年輕人可以廿四小時對住部電腦,唔信呢個媒體。

畢:佢哋唔會畀錢買自己唔識嘅嘢。

記:網上廣告好難做?

鄧:都唔係嘅,𠵱家好多公司專做網上廣告,好似Farfar、e-Crusade等都好成功,學榮華廣告話齋:「行船爭解纜!」唔識都要搶住做先。

畢:香港做網上廣告嘅人才唔多。

鄧:要有好多技術上嘅認識,正如網頁出現Loading幾多%呢個畫面,已經可以成功留住好多網民,唔做開網頁根本唔明。

梅:短時間內都唔會有乜發展,因為香港人思想較保守。

鄧:網上廣告發展,睇一間公司嘅分佈人數就知,好似同一間廣告公司OM,香港得二百人,大陸就有成千人。

黃:無計,大陸接受創意嘅能力高好多……

■肥妹Carol做今次頒獎禮代言人。

創意民意

為推動更多創意廣告的發展,《蘋果日報》今年首辦「蘋果創意廣告獎」,在多個參賽者中選出十個具創意的平面廣告作品及頒發六個大獎。為表公平,一半分數由公眾投票,一半分數由評審計分,參賽者更不限是否《蘋果》客戶。頒獎當日由多位不同打扮的演員展示入圍作品,鼓勵「創意就係敢」口號,不少得獎者領獎時異口同聲認為創意須要勇氣更須要毅力。

■一眾嘉賓及得獎者上台領獎,見證大家為廣告付出的努力。

■不是回饋廣告客戶,DavidCommunications代表上台領獎時說:「我哋無喺壹集團落廣告。」

第一屆「蘋果創意廣告獎」得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