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年度財政預算案未贏得全城掌聲。去年第四季本港經濟活動,以企業投資為主的固定資本形成表現最差,跌幅高達17.3%,反映企業面對嚴峻經濟環境,投資顯著收縮;然而今次財政預算案中,對企業的扶持措施有限,招致本港企業不滿。
未豁免預繳稅 感失望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陳鎮仁坦言,對於工商界提出豁免企業繳納預繳稅的建議,未獲財政司司長採納感到失望。不少企業因近月環球市場急速轉壞而出現虧損,相信未來12個月也未必有盈利。他認為在盈利不明朗、信貸收緊情況下,企業若能得到已支付的預繳稅退款,可減輕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壓力。
助保職位 勝過增短期工
陳鎮仁表達不滿後,亦不忘促請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增加向銀行購買按揭貸款和一般商業融資貸款,從而減輕銀行資金充足比率壓力,讓銀行有更大空間向企業貸款。
香港總商會亦認為,預算案對企業支援仍不足,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保職位,比創造短期臨時職位更能產生正面效用。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則指,預算案在扶持珠三角港資企業着墨不多,盼政府為珠三角企業升級和技術更新提供稅收抵扣,及將來料加工收益的半稅安排,延用於進料加工和其他生產型業務。
香港會計師公會亦認為,預算案未足以解決現時嚴峻危機下香港經濟下滑的問題,希望政府加大對個人薪俸稅退稅上限,以及向企業退回利得稅,增加子女及受供養家庭成員的免稅額。香港稅務學會則質疑,政府中期經濟增長預測3.5%是否過份樂觀,本港財赤狀況未來恐會進一步轉差。
德勤全國首席知識主任兼稅務合夥人羅盛慕嫻表示,當局應該提供更多即時措施,例如向中產提供更多支援,考慮容許公司虧損結轉可往前一年扣減,以及同一集團旗下公司盈虧互相抵銷,上限各100萬元。
各界對財政預算案回應
--標準普爾--
‧短期財政狀況將削弱港府信用度,但相信能抵受短期衝擊,預計香港信用評級出現負面變動的可能性不大,長期評級展望維持「穩定」
--穆迪經濟網--
‧預算案只能為今年經濟帶來輕微支持,一次性減稅不能惠及最有需要的人,而以就業為重點方向正確
--香港稅務學會--
‧預計未來5年政府赤字將高達969億元,今年本港經濟預計將收縮2至3%
--康宏理財--
‧報告無驚喜,對政府的經濟預測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