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沉淪 - 吳文濤

澳門的沉淪 - 吳文濤

吳文濤
香港調查研究中心研究員

國家發改委早前表示,在珠海橫琴島的發展計劃中,將預留土地用作澳門大學主校園區建設,澳大遷址問題引起各界熱烈討論。澳門雖有世界歷史文化城市之名,但充其量只有歷史文化的外殼,而澳門大學作為澳門碩果僅存的一間稱得上為「大學」的大學,雖然未能躋身世界著名學府之林,但其存在始終可為澳門這座所謂的「世界歷史文化之城」粉飾門面。
澳門大學校區面積小,確有向外擴展的實際需要,但將整所學校遷往橫琴,性質就完全不同。辦大學不是辦企業,文化、歷史的積累和沉澱,對大學至關重要。
雖然不能與百年名校相比,但澳門大學亦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優勢。成立不足三十年的澳大,經幾代師生的共同努力,某些學科較具競爭力,學術交流亦漸趨國際化,在華南地區有一定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澳門自古以來是一座東方名城,又一度是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橋樑,回歸中國後又實施「一國兩制」,學術自由和資訊自由遠比內地寬鬆,這為澳門大學的存在及未來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所以,一旦澳大遷校橫琴,澳大本身的文化氣氛、校園特色將會消失,澳大將不能再以優於內地的學術自由和資訊自由的優勢吸引學生和學者;一旦澳大遷校橫琴,到底受內地法律還是澳門法律規管也是未知之數,也令原本有意就讀或任教澳大的人士卻步;一旦澳大遷校橫琴,本地學生未必願意到橫琴就讀,內地學生及外國學生選擇澳大的興趣可能減弱;一旦澳大遷校橫琴,澳門那些「二打六」的大專院校可能會步其後塵,與珠三角「共融」,但一定不能與珠三角「共榮」,先天不足、營養不良的一些澳門院校,又豈能與珠三角的名校如中山大學、華南理工競爭呢?一旦所有大學搬離澳門,澳門最終將變成遍佈賭場、黃色架步的「銷金窩」,再沒有任何沾染文化色彩的大學為其引幡招魂。
近年一些澳門商人和政府官員越來越急功近利,寧願犧牲學術和文化來換取經濟利益。現在有澳門商人開始盤算:澳大遷往橫琴後原有校址可以興建多少座豪宅,或多少間酒店和賭場?哀哉,澳大原址被夷為平地、高樓矗立之日,就是澳門淪落成為黃賭毒的「銷金窩」之時!相關的商人及政府官員,又將成為澳門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