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澳門方程式真蛋變彈力蛋<br>城大副教授:我都投降 真係解釋唔到

依照澳門方程式真蛋變彈力蛋
城大副教授:我都投降 真係解釋唔到

【本報訊】澳門政府日前反高潮地公開彈力蛋方程式,力證真蛋也可以彈力十足,令假蛋疑雲越來越迷離。本報昨委託城市大學按照澳門方程式試做彈力蛋,成功把大部份市面雞蛋變成彈力蛋。蛋黃的蛋香依舊,卻彈跳如皮球,質感像擦膠,負責測試的學者也向澳門政府「認低威」。不過,理工大學昨進行相同測試,成功率僅五成,裁定雞蛋「越搖越彈」之說不成立。 記者:白琳

【實驗報告】本報在百佳、裕記及街市購買內地雞蛋,交給城大生物化學系測試。樣本分批在零下12℃的雪櫃冷藏過夜或數小時,然後放進搖晃機搖動三小時,再煲煮一小時。結果顯示,七個樣本中,有六個變成彈力蛋,其蛋白質感與一般雞蛋無異,蛋黃卻在桌上可最高彈跳五厘米,須用力才能揑開,質感堅靭如擦膠。未經雪藏及搖晃的對照組經烹煮後,蛋黃一揑即碎。

理大測試成功率僅50%

該系副教授林漢華指出,此實驗的成功率極高,有關樣本來自多個銷售點,增加實驗的可靠性,反映澳門當局的說法有一定根據,「呢個煮法可以係新食譜,我都投降,真係解釋唔到。」根據實驗結果,他相信彈力蛋屬假蛋、或雞隻飼料出問題的可能性極低。
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昨日也進行相同測試,把四隻超市售賣的雞蛋分成兩組,一組冷藏在零下18℃,一組在4℃,搖晃兩小時後煲煮,結果各組均只有一隻雞蛋變成彈力蛋,成功率僅50%。該系副教授余海虎指出,結果反映蛋黃的彈力與冷藏溫度或有否搖晃沒直接關係,「即係急凍或者搖嘅因素唔成立。」但他意外發現彈力蛋的蛋殼在煲煮過程中爆裂,加上蛋黃表面佈滿細孔,「好似月球表面咁」,估計蛋黃被空氣入侵而增加彈力。
就算經長期冷藏的彈力蛋屬真蛋,其營養價值或低於一般雞蛋。余海虎指出,蛋的水份在零度以下會膨脹成冰,或可能破壞蛋白質;當雞蛋長時間處於低溫,再進入室溫,極大溫差會令雞蛋內的酵素「蛋白酶」加速分解雞蛋組織,更易腐爛變壞。

《彈力蛋製造過程》
1)冷藏在零下12℃數小時

2)用搖晃機搖動三小時

3)煲煮一小時

4)完成後,七個樣本中的六個蛋黃均能彈起

食安中心收三宗投訴

縱然澳門前日公開彈力蛋方程式企圖以正視聽,但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昨日仍然接獲三宗假蛋投訴,五天內累積共八宗。該中心正化驗14隻有關雞蛋樣本,最快本周內有結果。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買蛋的時候會特別小心嗎?為甚麼?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