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燃氣(1193)連升多天,市場在憧憬注資,而貨源供應有限,昨日只成220萬股,資金投入,越搶越高。
去年華潤勵致轉型,供股收購燃氣業,母公司包銷,當時大市形勢惡劣,只獲69%認購,母公司大量持股,為符合公眾持股量不少於25%,母公司配售2.66億股予瑞信及大摩。
除上述股份外,實際於市場流通股份只有8800萬股左右,這批擁躉不易售出,供股價已是3.42元了,不會為多少利潤而獲利。
完成供股後,以38.15億港元收購華潤燃氣,業務是於7個城市經營燃氣供應及分銷,已獲保證去年盈利不少於2.5億元。隨後,已將中港混凝土業務售予母公司,套現2.93億元,使業務集中於燃氣。
上月初,已協議收購武漢通寶燃氣51%,代價約3億元,通寶燃氣經營期為30年,於武漢市提供燃氣及相關產品與服務。上月下旬,再成立合營公司,出資1.45億元,佔股權64%,合作方將注入資產佔36%,將於雲南省昆明市新城經營燃氣業務,經營期為30年,為配合資本開支,消息指已籌組銀團貸款8億元,如完成,手頭可供運用資金應在6億元以上。
過去的華潤勵致,業務一直在轉變,曾涉及半導體、壓縮機、辦公室傢俬以及混凝土業務,目前均已售出,專注於燃氣,從向母公司收購後繼續發展看,相信轉型為燃氣股已定型,此後將繼續向燃氣業方面發展。
母公司料繼續注資
目前的策略是向外收購及合作,規模不大,暫時需要遷就財政狀況,並無大事發展,是基於華潤燃氣的資金不多,而母公司持股量已近75%,再作注資必須對財政作好安排,但具規模的發展,相信仍是源自母公司注資。
華潤集團仍有22個燃氣項目在經營中,其策略仍在發展中,新項目繼續開發,於適當時候注入上市公司,此策略與物業發展相同,華潤置地(1109)屢獲注資是例證。當然,物業與燃氣業不同,物業較為反覆,而燃氣業則較為穩定,或有的反覆,只是敷設管道及有關物業發展進度所影響而已。
華潤燃氣昨收4元,去年收購的成效將反映於今年業績,由於仍在發展中,今年業績暫難估計,預期PE暫時過於武斷,可以參考的,供股價已是3.42元,只是已跌破供股價多時,顯得近期升勢甚速,相信或有的反覆不大,中長線仍可看好。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