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置旗下灣仔YORKPLACE在臨近收樓前,決定減價兩成,回贈給已入巿的35個買家,減價後,其中一個576呎單位,售價由約880萬元減至704萬元,呎價由約1.5萬元,減至1.2萬元。
究竟在金融海嘯第二波冲擊下,這類超高價細單位,尚有多少下跌空間?
早於四年前,當尖沙嘴凱旋門開售時,其中的500餘呎細單位,售價也只約560萬元,以該金額,當時亦已可購入火炭駿景園的1100呎單位。因此從實用性與價格來比較,這類超高呎價單位,完全是樓巿泡沫化下的產物。
樓市泡沫化產物
不過,YORKPLACE未算頂級豪宅,但又竟能以超豪價售出單位,這實在有點令人費解?能花得起約900萬元入巿的買家,又怎會安於住在一個不足600呎的細單位,因此相信其入巿心態純粹博升值。
然而,資深的投資者都明白,該類不足600呎單位,一般售價甚難高於500萬元,但上述單位減價後售價仍逾700萬元,故預料該單位可能仍有近三成的下跌空間。
對該盤買家而言,如接受發展商減價優惠而上會,而上述預期跌幅真的出現,就要面對賬面損失達200萬元的後果,金額雖然十分大,不過倘選擇撻訂,以建築期方法已繳付的一成八樓款即158.4萬元,會全數被沒收,這也是個令人感不快的後果;相信精明的投資者,應知道如何抉擇。
劉祥發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