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之戀 - 塵翎

三藩市之戀 - 塵翎

看邁克寫到三藩市青春,心裏也有感觸。辛潘果然得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不知邁克會否多寫幾篇。我喜歡辛潘做導演那部《IntotheWild》,去年電影節首映,趕忙購票去看。說的是一個男孩的探索自我過程:放棄社會的物質與繁華,甚至把名字改掉,獨自上路流浪,直抵阿拉斯加,與大自然同在,回到原始生活的最根本,與心靈對話。最後死在荒野,看似悲劇,其實也是一種個人完成。難得辛潘拍來沒有太多包袱與沉重,敲醒城市人沉睡已久的反叛精神。
其實我想說的不是三藩市,雖然那家叫「城市之光」的書店確實令人念念不忘。我想說的是柏克萊,少年時代就已嚮往,學生運動的發源地,美國社會的良心戰場,在那家名牌大學的廣場燃起。等到我去的時候,已是二十一世紀初,叫中學同學專程開車帶我去看,老嬉皮士還是繼續嬉皮,大學廣場照樣有人演說,發表對社會的意見,就像中大的烽火台前,但聚集的學生真是疏落得可以。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坐在圖書館前的階梯發呆,想起從前看的那部《畢業生》,想像那女孩從階梯走下來,那個在迷惘成人世界不知如何是好的畢業生(德斯汀荷夫曼飾),躲在暗角偷看她的長髮飄飄。SimonandGarfunkel的歌聲響起,不可逃避的歷史,不可追悔的青春。
前天和詩人廖偉棠約好,今年六四二十周年,仍舊在廣場,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