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氣管鏡提早發現肺癌<br>患者冷凍治療後 五年存活率達九成

痰液+氣管鏡提早發現肺癌
患者冷凍治療後 五年存活率達九成

【本報訊】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每年逾3,000人死於此病,肺癌死亡率較其他癌症高,主要是患者多數在末期才發現患癌。香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痰液加上氣管鏡檢查,能有效從高危族中發現早期中央型肺癌個案,患者有機會毋須受手術之苦,只需接受氣管冷凍治療便可殺死癌細胞,治療後五年存活率更高達九成。 記者:鍾麗霞

港大醫學院在衞生署胸肺科診所篩選341名高危患上肺癌的病人參與普查研究,有183名病人願意留下痰液做化驗,其中110人的痰液發現有異常,再接受氣管鏡檢查,結果在三年半的研究期內發現七人患上包括鱗癌及小細胞癌的中央型肺癌,其中六名病人屬早期肺癌。在痰液檢查屬正常的組別中,則漏診了四宗肺癌個案,三宗屬周圍型肺癌的腺癌。

每年四千多宗新症

研究結果顯示,痰液及氣管鏡檢查能有效確診早期圍繞在肺部氣管附近的中央型肺癌,但對於檢測在肺部外圍的周圍型肺癌則不及電腦掃描準確。
本港每年四千多宗肺癌新症中,約八成患者也是在癌症第三、四期才確診,但第四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只有1%。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名譽臨床醫學助理教授林冰指,40歲或以上、累積吸煙「包年」單位超過20者(包年計算方法:每日吸煙支數乘以煙齡再除以20),都是肺癌的高危族,估計每100名高危人士中便有3人會患上肺癌。
但早期肺癌並無明顯症狀,令超過八成患者均在末期才確診,因此治療效果欠佳,死亡率甚高,林冰指「好多人成日咳去睇醫生,原來已經係晚期肺癌,出現咗症狀先去檢查其實已經太遲。」現時只有約20%肺癌患者能在早期確診,但在研究中則有約46%患者可在早期確診,顯示利用痰液及氣管鏡為高危族進行普查,有助及早發現及治療中央型肺癌,港大計劃在社區收集痰液樣本作進一步研究,確定痰液檢查作為初步肺癌篩查方法的效用。
今年73歲的關先生,煙齡超過60年,02年時因參加了港大的研究計劃,成為六名發現早期肺癌的幸運兒之一。他的痰液檢查發現有異常,再進行氣管鏡檢查證實患上最早期肺癌,但當時並無任何症狀,其後他獲安排接受氣管冷凍治療,利用氮氣以低溫殺死癌細胞,毋須做手術,癌症一直未有復發迹象。他現時若煙癮起,仍會瞞着家人偷偷吸煙,但會盡量控制少吸煙。

利用螢光氣管鏡檢查發現癌細胞的蹤影(黑色部份)。
港大醫學院提供圖片

比較三種癌症患者的五年存活率

癌症:肺癌 五年存活率:14%
癌症:腸癌 五年存活率:63%
癌症:前列腺癌 五年存活率:93%
資料來源:林冰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