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toFace:<br>電影癡兩代談 醜星最好畫

FacetoFace:
電影癡兩代談 醜星最好畫

若預告片是電影精華,戲院廣告板和電影海報就是精華中的精華,小時經過戲院,總抬頭望望那幅手繪大廣告板,沒錢看戲也好望梅止渴,鹹濕伯父們,更盯着三級廣告板露出色迷迷目光……香港電影百年展,邀請了畫了三十多年電影海報的陳伯伯話當年,年輕藝術家周俊輝聽得津津有味,兩代同堂,難得地無代溝。

記者:趙志雄
攝影:陳盛臣,黃子偉

陳楚鴻

資深電影海報設計師及畫家,1958年開始在快樂戲院繪畫廣告,後轉到南方影業公司、南洋和南華戲院工作,1976年成立印刷公司製作電影宣傳品,現在摩羅街開店售賣舊電影產品,曾跟趙少昂學畫,辦過多次畫展,部份作品被香港藝術館收藏。

周俊輝

本地藝術家,2006年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碩士,憑畢業作品《文藝復興三部曲》開始在藝術圈嶄露頭角,曾搬進火炭藝術村,以港產片場面的系列作品最有個人風格,去年奪得香港藝術中心三十周年大獎,現於香港及北京設立工作室。

陳伯伯作品

■六十年代中法合資科幻片《飛入太空》,用油彩畫的戲院廣告板畫,用上中文字體。

■六十年代蘇聯片《靜靜的頓河》,男女主角依偎接吻,簡單道出是一齣愛情片。

■1961年長春電影出品的《甲午風雲》,單是「甲午風雲」四字,已見地道色彩。

■1964年刊登報紙的《故園春夢》電影廣告,右下方是女星夏夢。

■1966年由胡楓和南紅主演的驚慄片《燈塔行屍》,片名採用的字體效果,非常Oldschool。

■1967年的《秀才奇遇記》,男女主角在前,配角在後或靠邊站,片名字體生動有趣。

■七十年代的左派紀錄片《毛主席和百萬文化革命大軍在一起》,毛澤東怎樣畫,電影公司要管。

陳=陳楚鴻 周=周俊輝 記=記者

毛澤東當神畫

觀眾熟識明星面孔,稍有偏差,畫起來便不像了。記得幾年前,我經過還沿用舊式手繪戲院廣告板的屯門某戲院,見演霍元甲的李連杰畫得口腫面腫,即時笑了出來,但想當年,在左右派電影對立年代,畫歪了政治人物,就不止是笑話一樁了。

陳:戲院上甚麼戲我便畫甚麼,沒有誰特別喜歡不喜歡,說真靚仔靚女蠻難畫,醜樣的人才好畫。李連杰拍《少林寺》時我畫過他,其實跟畫其他功夫片差不多,只要把主角畫得英姿勃勃一點就成了。

周:我覺得女明星比男明星難畫,沒辦法,一向都是畫男人比較易,男明星輪廓分明,較易捕捉,例如劉德華有個鷹鼻,那就好畫得多了,香港女星特別難畫,她們太白太滑溜溜了。

陳:是呀,女明星是較難畫的,要畫得她白白滑滑,膚色又要補光,又要畫得吸引,所以以片種來說,我覺得打鬥片比較好畫。

周:因為演功夫片的女星動作大,角色服裝造型比較明顯,所以好畫,做文戲的就很難捕捉。

陳:我多數是對着劇照來畫的,工多藝熟,像工匠多於藝術創作,通常幾日時間就要畫好一幅,很匆忙,戲院的廣告板畫、電影海報,大大小小的都要畫,要畫報紙的又要畫幾十呎的。

■說陳伯伯是電影癡,一點也不錯,現在的他仍在摩羅街售賣舊電影產品。

記:有沒有明星投訴你畫得不像?

陳:倒沒有,我不會畫得太差的。我以前在雙南線戲院工作,即南華和南洋戲院,是左派院線,專播放長城和鳳凰電影公司的電影,出名的女星例如夏夢和陳思思,我也畫過。邵氏、華懋和電懋是右派戲院,所以沒有畫過劉家輝和狄龍,因為他們是邵氏的。蕭芳芳和陳寶珠我也畫過,她們左右派的電影都拍。

周:那時英國政府會阻止電影宣傳嗎?我看舊照片,中國銀行也可以掛一大張毛主席畫像出來。

陳:那時香港始終是英國地方,左派電影的宣傳始終不能太厲害。除故事片,紀錄片的海報我也畫過,記得那時南華戲院指定我要怎樣畫毛澤東,歪曲了主席形象就不得了,要從新畫過,畫的時候,要把他當作神一樣看待。

■陳年舊照,陳伯伯先在原稿打格,再在帆布依比例畫出整幅廣告板。

周俊輝作品

周俊輝參照電影劇照作畫,現選四齣經典和大眾化的電影場面,給你點點貼士,你猜到來自那齣電影嗎?

1.黑夜裏劉德華安慰失戀的張曼玉,因為她被沒腳的雀仔拋棄了。

2.有特異功能的大陸仔,用人民幣買汽水,被警察留難。

3.嘩,這幅實在太易,不懂不是香港人,三年之後又三年,估到沒有?

4.秒秒鐘幾百萬上落,為何要踏單車?因為司機今天放假了。

多一份藝術加工

不少人批評香港電影海報質素差,沒大卡士的電影反而會花思設計海報,大明星掛帥的,就必是人頭大堆砌,帥哥女星擺Pose,完全感覺不到電影氣氛。

周:那時用甚麼顏料畫畫的?

陳:最早期,我先參照原稿,將之打格放大,再在帆布上用木炭起稿畫畫,到下一齣戲上演,就用竹掃鏟掉布上顏料再畫過,後來發展至先畫好一塊塊板,然後放上廣告架,像砌圖般一件件裝嵌。那時沒有乳膠漆,我們用粉彩混合牛皮膠做顏料,下雨時還會漏水。

周:小時,我家附近有間舊式戲院,我經常去看那些手繪廣告板和電影海報,現在創作也刻意模仿那種海報風格。把黑白相剪貼再加上顏色字體,效果很強烈。

記:以前的風格跟現在有何分別?

周:以前的電影海報會用鉸剪剪菲林,然後拼貼出來,有更多藝術性加工,現在用電腦做海報,彷彿有了一條方程式,變得千篇一律。

陳:以前,老闆如果想真實點,就叫我去剪貼,但我覺得其實畫畫比剪貼更有氣氛,因為你可以畫得誇張一點。以前的海報用很多東西堆砌,又要有劇情有層次,變相來說不夠大體。

周:不過以前的海報很直接,會告訴你這齣電影講甚麼、有何大明星,現在呢,要跟整體宣傳配合,要對應預告片和網站才設計。

記:你有沒有畫過風月片?

陳:左派戲院很少上映鹹濕片,都是正經片,但我在外面有幫其他戲畫,也畫過狄娜,都沒甚麼特別,一味要畫得裸露,各方面都要畫得真實,不能不清不楚,商業片就是這樣,要突出女主角,其他女配角細得就細,我們這行都是為影片老闆服務的。

周:有沒有見過鹹濕海報,因太吸引都被人撕走了?

陳:嘻嘻!戲院廣告其實就是將照片當油畫般畫,若素描基礎不好,近看人物面部時會覺得很零碎。

周:做海報設計最難還是排版,字體排先排後最見功力,這很考設計者素描的根基,怎樣構圖和營造對比。

補捉剎那影像

收藏電影海報是很多人的嗜好,陳伯伯除畫海報,也收集不同類型電影附屬產品,周俊輝也是電影癡,收藏品卻是自己畫的電影劇照,只此一家。

陳:畫畫最重要的是似與不似之間,表現出精神,有些人畫得很死板,他的畫畫得很生鬼,以他這麼年輕來看挺不錯。你有沒有參與過電影海報設計?

周:沒有,如果用我的方法去畫電影海報死定了,我畫得矇矓,是因為電影裏面的影像是移動的,我只捕捉一刻影像,所以應該是不清楚的。

陳:他的畫筆觸很粗,有未完成的感覺,老闆要的是工匠,要畫得寫實,女星要畫得銷魂,若畫得矇矓肯定不收貨。一張張的電影海報跟戲院外牆上的廣告板不同,設計海報要聽從電影公司老闆的吩咐,例如把字放在那裏、主角的頭要放至多大等等。大大幅的戲院廣告板畫就彈性得多,可以根據劇照自己設計。

周:我要看好幾回電影,抄下筆記才畫。我喜歡把劇照連對白一起畫,我畫《無間道》這一幕,梁朝偉說他想要回真正身份,其實暗示着現今香港人也一樣身份矇矓。

後記:一心想即場欣賞兩位畫家功力,陳伯伯不畫明星,卻拿我來做模特,不消兩分鐘,草草幾筆已勾出輪廓,寶刀未老;阿輝亦不讓伯伯獨領風騷,照着海報像黑白縮印一樣,畫了一個少林弟子,厲害。

■陳伯伯給記者的速寫。

■阿輝畫的少林弟子,很傳神。

香港電影百年展
地點:時代廣場露天廣場
日期:即日至3月9日
查詢:21188900

■展覽展出陳年《阿茂正傳》宣傳海報,那年頭可以露點,電檢比今天寬鬆得多。

答案

1.《阿飛正傳》
2.《賭聖》
3.《無間道》
4.《少林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