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我出席了「積金保健坊」講座,眾講者希望藉此加深市民對退休生活的認識,及如何做好退休計劃。強積金是退休計劃的重要部份,而個人投資及儲蓄、醫療計劃也不可以忽略。對於低收入人士,社會保障計劃更是他們的安全網。
基金投資要睇長線
不久前積金局公佈截至08年底的成份基金年率化回報,混合資產基金是1.9%、股票基金0.5%、保本基金1.5%、保證基金1.2%、債券基金4%、貨幣市場基金1.1%。相較欣欣向榮的07年,混合資產基金是8.1%、股票基金10%、保本基金1.5%、保證基金2.1%、債券基金3.9%、貨幣市場基金1.4%。可見保本、保證、債券及貨幣市場基金表現較穩定,混合資產及股票基金則大上大落。
有人以08年的股票基金年率化回報為0.5%,從而結論指以往白供強積金。當然投資界有需要定期提交投資表現報告,亦因此令投資市場出現一月效應、粉飾年結等現象。香港不少人習慣短線投資,以數日或數月為評核標準,但以此評核長期的投資表現便不太準確,因為比賽尚未結束。
這點在其他範疇也如是,去年的北京奧運會,牙買加人普頓破了男子100米及200米短跑的世界紀錄,開電視遲十數秒也錯失觀賞機會。如果普頓跑馬拉松,結果可能連42公里也跑不完。我們亦從來不會見到每年的渣打馬拉松,以首數百米表現去預測42公里的賽果。
莫以數年表現定論
數十年的投資當然會遇上經濟周期,如果有關基金曾經有好的回報,一直表現優秀,相信市況轉好時會重上軌道。相反,如果基金未曾有好的回報,又一直是市場的較差者,投資者便要警覺,這些強積金才極有可能是白供的。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