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每有飯局,席間必有人問及現時的商舖市況,新春後,零售業是否因假期效應消失而全線疲弱?
早前,更有電腦中心租戶因與業主在續租方面未能達成協議,發起罷市四小時行動,冀望業主減租,共度時艱。
事實上,近月錄得的商舖租賃成交,不乏新租金較舊租金低的個案;但亦有商舖在逆市中搶灘,較前租金錄得不俗的升幅,如剛剛錄得一個位於旺角通菜街及奶路臣街舖位,由連鎖體育用品店以月租約75萬元承租,較前租金上升約15%,升幅顯著。而該地舖與前述電腦中心所在地不過是一街之隔。
同一地區,有商戶要求減租,卻有商戶願意加租進駐,何以有此現象?此關係着商戶的銷售對象以及現時零售市場的環境。
失業率持續上升,減薪、凍薪潮勢必影響本港內部消費力,市民消費轉趨審慎保守,衣、食、住、行等必要及基本消費較難受影響,但對非必需品的需求卻相對下降。
自由行支撐特定行業
反之,能夠吸納旅遊客源的商戶,其營商前景則較為理想。近日再有消息指「自由行」政策可望進一步於廣東省放寬,本港旅遊業預計,原本預計下跌的旅客量,可望反升約3%,在政策配合下,針對自由行為消費對象的行業,承租能力將可得以維持。
在這種內在及外來消費不平衡的情況下,商戶的承租力出現參差,而商舖租金亦會趨於兩極化。
黃子華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