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未細分C貨可充B貨

翡翠未細分C貨可充B貨

【本報訊】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下周一正式生效,零售業界普遍歡迎新措施,希望能有效打擊害群之馬;但新例仍有不足,其中將價錢相差以倍計的B級及C級翡翠,只籠統稱為翡翠,給不法商人有機可乘詐騙消費者圖利。
周生生珠寶業務營運總監劉克斌表示,新法例確立鑽石、天然翡翠的定義,以及白金與鉑金的分別。但條例只將翡翠玉石分為天然翡翠及翡翠兩大類,則過於簡單。他解釋,過去業界根據翡翠優劣分為A貨、B貨及C貨三級,A貨屬天然翡翠,品質最佳;較次的B貨翡翠外層塗了樹脂,令玉石潤滑;最差的C貨是將翡翠注入了人工合成綠色色素,「新例將B貨同C貨籠統叫做翡翠,啲不法商人咪走法律罅,將C貨充當B貨牟利,喺張單寫上翡翠就得嘞。」

中港一斤定義未解決

另外,新例加強規管誤導或不清晰標示價錢,安記海味總經理潘權輝表示,新例解決了「斤」與「両」的標示問題,但未解決斤的定義,內地遊客仍隨時中招,「我哋香港人講嘅斤,係司馬斤,即係600克,而內地人所講嘅斤係巿斤,約500克;法例冇講清斤嘅定義,內地客好容將馮京當馬凉,每斤海味收少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