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急務除藍藻 - 鄧達智

渠務急務除藍藻 - 鄧達智

南美洲秘魯及玻利維亞兩國之間近四千米高原為世上最高最大淡水湖Titikaka,近年患嚴重自然災害;綠色大自然癌──藍藻。藍藻,綠色浮萍的一種,細細圓圓十分可愛,試放一兩盞在自家金魚池,不消一週即見數十朵,再下去整個魚池被蓋滿,水缺氧,缺陽光,一切生物即死。
過去新界河流湖塘常見,但自然鏈讓養豬人撈回去餵飼牲畜,跟喇叭花、薇金菊一樣,無天敵,但有人敵抵消平衡。但今天新界養豬人寥寥,就是有,也屬高成本,科學化養育,根本吃不到天然綠色作物,失去人敵,藍藻、牽牛花及薇金菊漫山遍野將其他植物及生物都癌化毒殺。
筆者平日騎練習單車多從家門出發,沿靠近橋頭圍、洪屋村的屏山河踩至孖峯嶺上山,再沿輕鐵經洪水橋沿洪水河至天水圍再上山……沿途幾條河都流向后海灣都屬渠務署轄下管治,至去秋即發覺,河邊漂浮藍藻跡象,一直想通告渠務當局留意,但又想試試該署官員對香港渠河責任心程度,禁聲半年餘。春來,藍藻發動繁殖,每天經過幾乎發現數量以倍計,multiply能力驚人。
可惜,渠務署無人發現,或無人認為是問題,無半點行動;最正常不過的香港政府官員印象──後知後覺甚至不覺,vision?先見之明?唔好搞笑啦,世界變咯!再下去,藍藻會將河流用綠色蓋滿,不要開心因為它綠色。再沿河或渠流向后海灣,先沿海邊再而大片海面,因屬鹹淡水交界,繁殖不難,啊!到時又一輪專家顧問費、除藻費,甚至構成深圳香港兩邊罵戰那一方責任。
過去公務員上班打簿行街睇戲買餸打麻雀的惡習要不得,今天高價外判管理公事,但無官員督導或不負責任不具前瞻的執行手法,香港本來可以更優勝的條件為本城提升至更高競爭力的水平往往因此去不到,更下流至勞民傷財叫我們退步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