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0周年將臨,天安門母親日前到北京大學,為被視為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好友的已故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Snow)掃墓。自2000年斯諾遺孀洛伊絲(LoisSnow)在北京因探訪她們,被國安人員粗暴干涉後,老人家迄今拒絕再踏足中國,她們每年都代為掃墓。有參與活動的母親表示,雖然今年未見當局監視她們掃墓,但相信當局只是「外鬆內緊,今年對他們,是難過的一年。」
「外鬆內緊 難過的一年」
丁子霖、張先玲、徐玨等多名天安門母親本月15日前往斯諾墓前掃墓。與往年一樣,她們在斯諾墓前獻上一束鮮花:六朵紅玫瑰、四朵白玫瑰。鮮花兩端的紙帶,一條寫着「獻給尊敬的埃德加.斯諾先生」,另一條上寫着參加者的名字,落款「天安門母親敬獻」。
掃墓者心情沉重,因為九年前曾陪斯諾遺孀到北京,遭中共粗暴對待的斯諾兒子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Snow),因患癌不久前病故。「白髮人送黑髮人」,同歷喪子之痛的天安門母親們,對此有深切體會,她們決定在鮮花飄帶上加上斯諾兒子的名字,以示思念。
張先玲表示,往年掃墓,未名湖四周總有黑衣人,但今年沒看到,「當然不會相信他們在睡覺,相反我們很清楚,他們外鬆內緊,今年對他們,是難過的一年。」她表示不在乎當局怎麼做,「我們會按我們的理念,做我們該做的事。」今年她們在輓聯落款署上真名實姓。
天安門母親們指,斯諾與中共交往幾十年,是中共第一代領袖的好友,連骨灰都葬在中國,但六四事件後,斯諾遺孀因不滿鎮壓被列入黑名單,「中共的極權制度,不僅要求國人與其保持高度一致,就連他們有幾十年交情的外國朋友,也不例外,說翻臉就翻臉,還把人家列入反華敵對勢力,多麼可悲!」
據悉,斯諾遺孀考慮將亡夫骨灰遷回美國,天安門母親表示,「不管斯諾夫人最終做何決定,在她不再親自來華掃墓情況下,每年斯諾先生忌日,我們都會去北大,代她和她的家人掃墓,以安撫那位老人受傷害的心靈。」
本報記者
新聞背景
斯諾與毛澤東友誼深厚
美國記者斯諾與中共第一代領導人關係密切,是首個採訪中共領袖的西方記者。六四後,其遺孀洛伊絲不滿中共鎮壓民運,又阻撓她探訪天安門母親丁子霖,自此不再踏足中國。
1905年出生的斯諾,任職記者,1928年派駐中國,曾在燕京大學兼任新聞講師,在北京期間結識中共同路人宋慶齡,1936年6月他冒險赴延安,成為第一個採訪中共領袖的西方記者。
此後他寫了大量推介中共的文章,其後出版的《紅星照耀中國》(《RedStarOverChina》)轟動西方,自此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第一代領袖結下深厚友誼。中共建政後,斯諾多次獲邀訪華。1970年10月1日國慶大典,毛邀斯諾夫婦在天安門城樓上交談,大幅照片刊於官方《人民日報》頭版,被視為中共想與美國恢復打交道的象徵。1972年2月15日斯諾因癌在瑞士去世,患病期間中國派頂級醫療小組赴瑞士為他治病。他死後一半骨灰葬在曾居住的北大未名湖畔。
89年六四屠城後,洛伊絲拒絕再去中國,直到2000年去北京為亡夫掃墓,並探訪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卻被中共國安干涉,令兩人無法見面,年近80的洛伊絲不再踏足中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