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期都要見家長,探討阿仔校內學習情況。老師從K1開始教他,對他瞭如指掌,所以當老師說阿仔有自閉症傾向時,我嚇了一跳。「因為有得識別,愈多剔就愈有傾向嘛。」以往我也做過這樣的分析,十個剔裏阿仔等閒佔了六個。不過過去一年他進步良多,我以為那六個剔應該像大機構裁員般削剩一個了。
這是家裏的狀態,回到校園似乎打回原形。阿仔不願跟老師眼神接觸,不聽指令,只顧自說自話跟同學仔搭訕聊天當指令耳邊風。社交也不對路,經常推撞爭位,只肯跟個別老友friend。玩耍時獨愛跟心儀的車仔玩,畫圖更不用說了,齋畫夢想之車,其餘圖形狀物一概懶理。老師擔心阿仔升小一會出「狀況」,怕老師和同學不夠包容的話,被罰是必然的,「這樣會打擊他的自信,把這三年在幼兒園建立的信心摧毀。」
從學校出來,拖住阿仔小手,請他吃一塊有機波板糖,看着他樂滋滋地享受,一味說「真甜啊」,我繃緊的心霎時寬了。待他把糖湊到我嘴巴叫我嘗一口時,我豁然想通。孩子個性似足自己,那六個剔都是遺傳的,不把他當小孩看待的話,那些行為,跟三四十歲的宅男和kidult無異。能超乎異常極早預見了阿仔的將來,我們心裏有底,及早準備,前面的路再爛,頂多跣腳抽筋,跌得痛但跌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