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人口大國又是發展中國家及「世界工廠」,現時用油已達750萬桶一天,其中超過半數來自中東。中國地域廣闊,但石油蘊藏量卻不多,排在美國之後,天然氣儲量僅得前蘇聯三十分之一或全球百分一。
資源浪費率多歐美三倍
據估算,中國的資源消耗浪費率是歐美的三倍。其中原因是節能或護能做得不夠或無這個意識,中國人口眾多,起點基數大,每天這麼多人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能源消耗,而這最終要反映到國家的能源基礎上。
中國現時用油佔全球的8%、電是10%、而煤炭則是30%、其他水力、風力及核能利用只是佔一小數。不過隨着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估計中國在2010年時汽車將達1億輛,至2020年則突破2億大關。
現時美國地球資源處估計按現時中國經濟增長,到2030年時單是中國就有可能日耗油接近1億桶,已超過現時全球日產石油9000萬桶的能力,遑論到2030年全球產油能力將下降至現時一半以下。屆時國產天然氣已接近用光,要全面加大進口才能維持。
拓再生能源刻不容緩
不但石化原料亁竭,淨水、木材、各種原材料甚至清新空氣都可能出現短缺,因為中國本身的資源不可能支撐到時15億人口的小康社會需要,反過來說,現時歐美的汽車文化、郊區豪宅、全動力自動化裝置的耗能社會模式,並不適合多人口的中國。
中國假如要能源自足,一定要實行節約型社會,並大力開拓其他再生能源、落實各種資源與人口的分配,而且還要盡早實施,才可保證中國由小康進入富裕之路,否則無論如何努力,也會因資源短缺而無法實現。去年全國油、氣、電、煤緊張,今年部份大城市供暖出現短缺,每周停電頻繁,都說明能源問題嚴重。
缺乏能源,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受影響。所以近月來中國領導人四出展開「石油外交」,就是希望多找油源,以補不足。
鄺社源